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著名诗人郑愁予参加诗歌节论坛表示:我是西安人

演讲中的郑愁予(资料图片)


  白鸽讯:在西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是诗歌的盛会,是文化的盛会,民族精神与时代风貌展示的盛会。听: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是当今诗坛上最为温柔,却最为有力量的诗句吧,美丽的乡愁!读者们都知道这首诗的名字是《错误》,是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的作品。在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第二次论坛上,热心的读者有幸倾听郑先生对诗歌的解读。  
  
  昨天下午,中国诗歌节第二次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的主题是“诗歌与时代精神和大众审美”。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与诗人代表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同志,陕西师大的党委副书记王涛,屠岸、谢冕、晓雪、周笃文、金哲、李小雨等等,论坛还特别邀请了香港张世杰先生,以及著名诗人郑愁予先生。
  
  郑愁予先生的演讲一开始就在寻找与西安的某种缘分,他说:“很欣然接受这个邀请,因为我觉得我是西安的姑爷,我娶了西安最美的女子之一,”言语中流露对西安的赞美之情。当他激情昂然地从“精神、时代”进入到诗歌的探讨时,突然说到:“当谈诗的时候你说我的故乡是哪里,我说是西安,”这更进一步地表明了,虽然相隔两岸,但是对文化的认同,对西安诗歌之源的向往感情却深入诗人的骨子里,不可改变。大家都知道,郑愁予祖籍闽南,然而通过他对唐诗、李白、杜甫、王维的解读,通过诗歌对山与水的表达,对亲人与友人的感念,他说:“我的祖先是闽南人,那是三百年前的事了,但是我觉得我们对文化的认同真正的文化是相通的!”诗以言志,一位台湾学者对诗歌的孜孜追求,正是他对中国文化的追求,是对中国根的拥抱,表达了全球华人的共同心愿,这就是时代的精神,是当代华人的心底的祈愿!

     转自 古城热线(www.xaonline.com

     链接  http://news.xaonline.com/news/detail.jsp?contentId=1890483

    来源:白鸽网 手机读新闻  2009-05-27 15:54:02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