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诗情画意 古城水乳交融

 

  给人民群众立体的欣赏机会

  安远远: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

  “第二届中国诗歌节”本来是在去年举办的,由于汶川地震,陕西又是灾区,所以就放在了今年。“长安画派”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很值得挖掘和探讨。2008年9月,国家文化部艺术司、陕西省文化厅主办了“长风万里西部情”,第一次通过专题展览集中向人们展示了西部的自然人文之美以及社会变革与时代发展的风貌,在西安展出1个月引起了强烈反响。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所蕴含的人文底蕴重新唤起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许多艺术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能把目光自觉地转向西部,为中国美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诗情画意———陕西中青年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用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了诗歌的魅力,给了人民群众立体的欣赏机会。

  用诗把无形的思想表现出来

  王保安: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

  诗是抽象的,画也是抽象的。诗人和画家似乎也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人,他们大多对彼此不了解,对彼此的世界陌生。只有当诗人在诗歌中找不到某种东西,却意外地在绘画上获得,或者相反,画家的表述在诗歌中而不是画布上被完成时,这样的幸运者才会发现,它们之中一个对另一个的诠释和补充:有人同为诗人和画家。
  从深层次的意义上说,诗歌和绘画都是意象的。从诗歌和绘画中,我们都能获得表面意思之外的另一层含义:即隐藏的主题。就如面纱下的姑娘,令我们心驰神往并致力追求。同时,我们自身又含蓄地隐匿其中,在这个隐匿的王国,外人是不容易进入的,除非他也获得了启开门窗的暗语。这就是诗歌和绘画最本质的关联。

  艺术家诗情诗心的一次集中体验

  李杰民: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

  众所周知,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和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与绘画,自诞生之日就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为立象以尽意的文化共识,诗人以诗营造意象,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书画家则用笔墨描绘心仪之象,追求神似,以气韵求其画。他们优势互补,相互提升,相互成辉。
  在古城西安举办“第二届中国诗歌节”,我们有责任利用自己的文化语言表达诗画家的诗性艺术。艺术家们用手中的笔墨,真诚地诠释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诗如画,画如诗,诗话如其人。这些具有诗性的书画作品,昭示了诗性文化的回归,抒发了艺术家诗一般的情怀,是艺术家诗情诗心的一次集中体验。

  诗书画印结合是国画特点

  刘星:陕师大美术学院副教授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特点,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表现才更为完整,更有特色。他们相互结合,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诗画作为两门艺术,各有长处与短处,两者结合起来,便能取长补短。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可以使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画面的容量膨胀起来。而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想象的依托,因此,诗与画的结合使二者交相生辉。

  诗书画印回到故乡

  邢庆仁:陕西国画院副院长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都长安是诗书画的故乡。“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西安举办,昭示着诗、书、画、印回到了它的故乡。诗歌、书法和绘画,在我国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华夏民族的兴衰而生生不息,且以其优雅的形式和优美的韵律起着教化启蒙与文化传承的巨大作用,在培育民族精神、推进社会文明方面产生着巨大的价值和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画是凝固的诗 诗是流动的画

  耿齐:陕西国画院专业画家

  人们常将“诗”与“画”对举,如“诗情画意”、“如诗如画”等,足见两者间的渊源之深。在古典绘画史上,真正将诗题在画面的空白位置,并直接参与画面的构图与布局,据说始于宋徽宗时。
诗歌和绘画都是一种无声语言,它们像一株孪生的树,从根部就开始分枝,并各自枝繁叶茂。但在大地之下,它们拥有共同的根系。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运用精炼、形象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感情。绘画属造型的艺术,它通过色彩、线条来描摹人或事物的形状特征,以表达感受与思想。对诗词进行研究,可以使画家对表现形式理性地树起一种卓越的审美能力、审美心态和审美眼光。所以说画是凝固的诗,诗是流动的画。

  成功的画里必含诗情画意

  白霜亮:陕西国画院专业人员

  中国画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诗情画意。一幅意境妙生的山水画,题上一首富有情趣清新优美的诗词,使其诗情画意更浓,加上书法和篆刻,融诗书画印于一炉,从而使诗与画、时间与空间、听觉与视觉得以升华,从而诱发思古鉴今的意气和品物流笔的风雅。
山水画中最注重对意境的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的山水诗给我们渲染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从不同角度感受山水情韵。可以说,一幅成功的画里必含有丰富的诗情画意。

  转自 三秦都市报 2009年5月25日

  链接 http://www.sanqindaily.com/News/20090525/57937.html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