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将在古城掀起诗的热潮

诗歌节海报

  由国家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在即, 目前各项筹备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的展开。昨日,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严彬、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西安市文联秘书长商子秦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均表示,本届诗歌节与前届相比,更将突显“全民参与性”,“让人民群众都能积极参与和融入到诗歌节的各项活动中,享受到诗歌艺术的美妙与灵动!”

文化活动丰富

  诗歌是阳春白雪的艺术创作,但也属于所有热爱它的人民群众,正因为如此,严彬局长表示,本届诗歌节明显突出了“群众参与性”和“活动丰富性”,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参与到诗歌节活动中来,“诗歌节并非只是诗人们的节日,更是人民群众的节日,希望通过本次诗歌艺术的盛会,能调动起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们的爱诗热情,激发积聚心中的诗歌情怀!”

  在此次诗歌节活动中,西安市文化局负责诗歌节期间五大项“诗满长安”的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唐遗址公园千人吟诵唐诗、未央区大型群众文化诵诗,在钟楼广场、大雁塔北广场以及西安市各个地区的校园、社区、广场举行的数十场分会场活动。此外,本届诗歌节还专门组织农民参与演出的专场活动、在解放军政治学院举办的《延安颂》军人诗歌朗诵会,甚至包括一场全部由残疾人出演的诗歌朗诵会,“他们都非常的投入和认真,全部是坐在轮椅上完成演出,很多人朗诵的还是他们特意为本届诗歌节创作的诗歌作品。”

参与人数众多

  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的开幕式《盛世中国》将于5月23日在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北广场盛大开幕。出演演员人数将达到1000多名,精选古今经典诗歌,如李白的《将进酒》、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艾青的《给太阳》、屈直的《祖国万岁》、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瞿弦和、丁建华、濮存昕、郭凯敏、凯丽、肖雄、李琳、佟凡、贾一平等著名演员将倾情演出。记者了解到,西安市30多个文艺及教育单位更是积极投入,早在半个月前,所有演出单位就开始了紧张的彩排工作,现在已经开始聚集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北广场进入现场合成排练。

  除了大型的开幕式演出和其他文艺演出外,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透露的一个数字同样展现了本届诗歌节“全民参与”的力度:仅在教育系统,就有100万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诗歌节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市教育局号召全市学校“校校开展、班班进行、人人参与”,“天天吟诵、处处比赛”。其中,从全市中小学校30万学生中挑选出的1万名学生将于5月25日在大雁塔北广场集体诗朗诵;5月24日在唐城墙遗址公园也将有千名学生参与的诗歌朗诵比赛;5月26日在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广场上举办中小学生唐诗三百首书画现场展示等,通过这些活动,将充分展现中小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将对中小学生进行一次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文化的艺术熏陶。

  本届诗歌节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延安、临潼分会场及各区县、各学校都围绕“阳光下成长”、“盛世中国·诗意长安”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等活动。本届诗歌节,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堪称诗歌艺术界的文化盛会和人民群众的文化节日。

高雅牵手大众

  诗歌节举办期间,来自全国及海外的两百多名作家诗人将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走进校园、走进军营、走进大众。

  5月24日、26日分别在西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举办诗歌论坛,诗人、作家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诗歌如何反应时代走向群众展开学术交流和研讨,论坛上诗人、学者交流名家诗歌创作经验,探索诗歌未来发展方向,推动新诗创作浪潮。本届诗歌节论坛主题是“当代诗歌的时代精神与大众审美”。这一主题既充分体现了诗的本质和重述当代诗歌的使命意识,也是对第一届中国诗歌节诗歌论坛主题“我国诗歌当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的延续和发展。西安市文联秘书长商子秦表示,“诗歌论坛是本届中国诗歌节期间重要的专业性活动”,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港、澳地区以及海外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代表,将和陕西本地著名诗人200余人共同出席诗歌论坛,他们中既有新诗诗人和理论家,又有旧体诗词的诗人和理论家,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著名诗歌理论家谢冕、雷抒雁、中国诗歌研究所所长吕进、台湾诗人向明、云南白族诗人晓雪、80后诗人叶浪等诗坛知名人士均会出席诗歌论坛。

  同时,著名诗人和作家还将分成多个小组,参加到各个群众文化活动中去,唐代著名文化盛事“曲江流饮”、“雁塔题名”也将在曲江发生地举行;西安政治学院也将诗声琅琅,军人与诗人互动交流,高扬盛世旋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风格流派的诗人们也将与市民、学生、军人相互交流切磋,在激情对话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商子秦认为,这正是本届诗歌节有意让诗歌理论走出诗人和理论家的小圈子,走进校园,走进青年学子,走进社会的具体体现。“会后,我们还将把论坛中精彩发言结集成册,出版编辑《诗歌论坛的论文集》和《中国诗歌节优秀作品集》,让诗歌节带起的群众诗歌热情延续下去!”

  转自 西安晚报 2009年5月20日

  链接 http://www.xawb.com/gb/news/2009-05/20/content_1490820.htm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