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明年开始,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所有研究生都将缴纳学费,然后争取奖学金。资料透露,这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所有学生都要缴纳学费,然后通过学术科研成绩发放奖学金。2006年,哈工大等3所高校率先开始改革,去年增至17所,今年推广到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教育部鼓励省属高等学校也开展试点。
本报讯 从明年起,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所有研究生教育将不再有“免费的午餐”,全部实行收费和奖学金制。昨日,记者了解到,我省个别高校已实行收费改革,多数学生为此叫好。
陕师大:2008级已开始收费
我省部属高校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六所。据记者所知,至少陕师大和西电科大今年已经开始推行收费制度。
据陕西师范大学奖助管理科韩老师介绍,该校从2008年开始改革,对2008年招收的研究生、博士生已实行自费,除对少数民族骨干生、农村硕士生、推免研究生继续免费外,其余均实行收费。2009年将全面实行收费。原来招收的研究生分公费生及自费生,公费生除了要交每学年1000元的住宿费和一些代收费外,没有其他费用。自费生除了要交住宿费,文科生每学年要交6500元的学费,理科生的学费还要高一些。而国家奖学金只有公费生才能享受,无工作的硕士公费生每月有208元的补助,有工作的公费生根据工作年限每增加两年增长20元,博士生每月补助为600元。实行改革后,奖学金奖励面更广,根据学习成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争取到奖学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名研究生告诉记者,他们学校2008级研究生也已经开始推行收费和高额奖学金制度,奖学金主要来自学校经费,部分来自导师所做项目的经费。
学生反应:机会均等但压力更大
陕师大上研一的小吕就是第一批自费生,“这样改革挺好的,大家机会均等,而不像以前那样以一次考试定前途,只要努力,我也能拿奖学金。”据小吕讲,有一种奖学金是每个班成绩排在前25%的学生,每个学生每学年可获得5000元的奖学金,从第二学期开始,如果综合得分高,还可以获得另一种奖学金。除此之外,文科生每月每人都有200元的生活补贴。小吕说,以前是一次考试定前途,考得好就可以上公费,现在大家机会均等,一次没考好,以后努力了,还有机会弥补。不过竞争就成了持续的,压力挺大的。
对于原先享受公费教育的研究生来说,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庆幸呢?今年上研二的曹同学说,她是该校最后一批公费生,刚入学时比较有优越感,后来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她每月享受210元的补助,如果科研能力强、论文发表多,还可以获得奖学金,不过她所知道的这样的奖学金最高只有1500元。上研二的王同学是一名自费生,说起新制度,她显出了一些羡慕,王同学说,同学中很多是公费生,和他们相比,她只有交钱的份,什么补贴也没有,可是现在的研究生都一样了,而且每月都有补助。
广东一名网友认为,在公费体制下,研究生成了懒人教育,是懒人逃避社会责任的一种工具,改革之后可以让那些不学无术的人不敢浪费国家教育资源,减少研究生数量,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不同声音:相关制度应该完善
西安另一所部属院校的一位教授对于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以前研究生教育分公费和自费,这个制度的背景很复杂,现在教育要与国外接轨,实行奖学金制的自费教育,这样的改革是好的,不过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的学校让导师对学生的奖学金买单,导师只好用做项目的经费给学生发补贴,这对于工科生还好说,因为工科有实验费等经费,可是对于文科生来说,本身项目经费就很少,而且多是开会等专款专用的经费,让导师很头疼。
江苏一名网友说,他们学校已经实行了奖学金制,其结果是好学生可以拿到更多的钱,中等学生基本收支平衡,成绩差的收不抵支,这样更公平。当然对老师的项目要求高了,因为博士生导师要出更多的钱,学校再把这个钱作为津贴发给学生。黑龙江一名网友说,“这么一改,工科学生彻底沦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文科学生和基础学科的学生处境也同样会更加尴尬。”
转自 《华商报》2008年10月14日
链接 http://ehsb.hsw.cn/hsb/20081014/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