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九个“天府国 ”关中曾是老大

 
    阳光讯 说起“天府之国”,人们自然会想到四川。其实在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并不是四川,而是关中。那么曾经的“天府之国”为什么会变成
    “八百里秦川”?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怀博士在近日举行的“关中五千年: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学术研讨会上针对这一话题,为关中子女揭开历史面纱。
     
      关中才是“天府之国”
         
     话题为“关中五千年: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研讨会近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这一话题引来了很多陕西历史学家的参与,而对于关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国”的说法,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怀博士在现场为每个持四川是最早的“天府之国”这一观点的关中儿女做了解释。
         
    王双怀博士告诉记者,在中国历史上,曾先后有九个地方被称为“天府之国”,而关中则是这些“天府之国”中的“大哥大”。早在《战国策》中就有记载:当时的人们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的地方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土”,以赞美该地的殷实与富庶。现如今,当年的“天府之国”已经被称作“八百里秦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安史之乱后“天府”衰败
         
    王教授还告诉记者,关中自战国后期就被称为“天府”,秦汉时期,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基本形成,关中地区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史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由此可见,两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富庶程度。到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年间,关中达到了繁华的顶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安史之乱之后,关中的地位就开始大幅下降。清朝灭亡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把关中地区称作
    “天府之国”了,甚至就连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些人,都不知道关中曾经是“天府之国”。
    “天府”衰落是人为因素
    王教授对关中“天府”演变的原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关中“天府”的衰落,是不良的人为因素给生态环境酿下了恶果。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多多反思一下,总结“天府之国”形成与衰落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天府之国”出现。
 
    转自《阳光报》2008年10月9日
    链接 阳光在线 http://www.ygzxw.com.cn/n21397c6.aspx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