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清水拓野:爱秦腔的日本人

清水拓野身着秦腔戏服
身着秦腔戏服的清水拓野

    一张清秀的面庞,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如果不是自我介绍,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生清水拓野,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位中国人,然而就是这位土生土长的日本京都人却对秦腔是一往情深,为此他不仅一次次踏上陕西的土地,了解考察秦腔,而且自费创立了日本秦腔网。

一盘录像牵出他的秦腔情缘

    清水是日本京都人。1992年,正在东京大学读书的他无意中看了一盘录像,因此和中国古老的剧种秦腔结下不解之缘。那一年,秦腔名剧《千古一帝》到与中国西安是友好城市的日本京都巡演,清水的友人在现场拍下了录像。“虽然听不懂,但被那优美的唱腔、华丽的服饰、漂亮的脸谱深深吸引。唱起来洒脱,听上去也很豪迈!”

    他翻看相关的介绍中国西安的书,却发现都是旅游景点,而关于秦腔居然没有一个字。

    到中国去,到西安去,亲耳听听根植于中国本土的秦腔是什么样的,在那一刻,清水就把自己与中国古老的剧种连在了一起。

    于是他发誓先学通汉语。

日本秦腔网站第一人

    1995年,清水来到陕西师范大学学汉语。学通语言,这是接触秦腔的第一步。一年后,他考取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研究课题便是秦腔。

    其实清水以前也听过中国的京剧,但他觉得与秦腔相比,一个“宫廷化”,而另一个更“乡土”,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唱起来洒脱,听上去也很豪迈。

清水拓野(右)与刘澎涛一起欣赏拍摄的有关秦腔资料照片

清水拓野(右)与中国秦腔网站长刘彭涛

    他一头扎进了这个古老的剧种。他结识了很多性情豪爽的秦腔演员、研究者,他和他们都成了好朋友。他向他们请教,当然,他不是要学怎么唱如何演,而是搞研究、做推广。他拿日本“歌舞伎”一度低迷的情况做类比,发现国家重点保护、对外加大宣传是条可行的路子。

    2000年9月,他专程从日本来到了西安,经过近3年的调查研究,在同是铁杆秦腔迷的中国友人刘彭涛的帮助下,终于在2003年5月20日创建了“日本秦腔网”,这个网站是我国境外第一个国际秦腔网站,用日语、汉语、英语3种语言播发。

    说起他的网站,清水可是滔滔不绝。他打开网站,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网上的内容。他的网站上内容还真丰富———秦腔历史、秦腔脸谱、名角介绍、戏曲新闻。不过最有意思的是他自己制作的“秦腔地图”———他在西安的地图上详细标出了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等与秦腔相关的地方,以方便网民实地考察。日本秦腔网开通一个月就有1.2万人浏览,除了日本人外,还有美国、加拿大等网民登陆,现在秦腔网站每周更新一次内容,这就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秦腔。

秦腔在日本鲜为人知

    在中国戏剧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秦腔,在日本却鲜为人知,清水介绍说:“很多日本人不知道秦腔为何物,因此要从最基本的秦腔概念介绍起。”

    清水在研究秦腔时,曾在日本网络图书馆查询后,发现只有一篇1976年写的关于秦腔的日语论文,而现在如果查询的话,就会有清水两篇秦腔日语论文。

    秦腔在日本宣传的欠缺,让清水感到很遗憾,他说:“相比京剧的宫廷感觉而言,秦腔沉淀了更多的中国历史,对日本人来说,很多人都爱看《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小说,秦腔中有很多都是讲这些故事的,日本人很容易理解。而长安的盛唐辉煌也让秦腔很容易引起日本人的关注。”

U1565P1T1D13830562F21DT20070906100745

    200742,清水拓野在西安市艺术学院秦腔戏曲培训中心,要求老师给他化妆着装。由于妆油的刺激,他泪流满面。在场的老师都劝他停止,但是他却坚持完成化妆。

    当记者问他有没有学唱秦腔时,清水用陕西话风趣地说:“陕西话难学得很!”,其实由于语言障碍,清水若要看懂一出戏,总是要反复观看后才能理解,真可算是秦腔“铁杆戏迷”。

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研究秦腔

    清水在大学念的是“文化人类学”。这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清水用“考古学”来解释他的专业———如果说“考古学”是研究过去的已经相对静态的人们的生活,那么,“文化人类学”就是研究当下人们的生活,比如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表演艺术,具有动感,鲜活而饱满。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博士,清水更喜欢用职业的眼光来研究秦腔:“我主要研究人类形体语言的产生,而秦腔表演的肢体语言很丰富,看似不相干的两个领域的文化,竟在这里找到了切合点。而文化人类学强调要到现场考察和采访,这就让我有机会了解到许多历史资料上没有的东西。”为此,清水到省艺校作了两年多兼职老师,进行了大量关于秦腔的调研和采访,撰写了近8万字4篇秦腔日语论文。

    清水拓野每次都是自费来西安进行调研,明天他就要回到日本了,临行前清水特意找来牛皮纸箱,托运自己在西安购买的秦腔书籍和音像资料。清水说自己今后每年都会来两次西安,他说秦腔剧团正在进行改革,他不希望下次来不知道这些变化。

每年两次自费来西安推广秦腔

    清水的本职是日本神户女子学院讲师,但他还兼任其他三所大学的教师,他讲授汉语、英语、传统文化、文化人类学、艺术理论等多门课程,这样做是为了多赚一点课时费。因为,从2002年起,他利用假期每年两次自费到中国来。清水在准备一本有关秦腔的书,书的主题是“台下十年功”。

    清水说,很多人听秦腔,只顾看热闹,但他更看重“台上三分钟”背后的“十年功”。如果观众也了解到这一点,相信他们的感受会更不同,欣赏水平也会提高。而且,“十年功”也是培育新人的过程,对于秦腔来说,培养新人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一个日本人能看清这一点,西安很多唱了一辈子秦腔的演员、搞了多年研究的学者,都很感动。不过,也有一些日本人,包括不太了解他的中国人,都问清水,为什么会自费研究秦腔?

    清水不止一次遭遇这样的提问,他不多做回答,只说一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转自 腾讯网 2008年9月17日

    来源 西安秦腔网 链接 http://www.xaqinqiang.com/archives/218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