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包括古城西安在内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108个城市,同时拉开全国首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帷幕。今天上午9:30,西安市政府将在钟鼓楼广场举行“公交周及无车日”启动仪式。从16日至22日,西安将进行各种与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和健康有关的宣传。
今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与健康”,宣传语是“给地球一个星期天,给空气一个星期天,给交通一个星期天”。启动仪式结束后,17日将在钟楼邮局门前举行公共交通规划咨询日,18日在钟楼邮局门前举行环保宣传日,19日举行道路安全及公交服务日,20日举行服务明星宣传日,21日将在西安市内人流密集的15处大型超市、市中心广场向市民发放意见征询表,由市民现场填写。
22日,从早7时至晚7时,西安市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将实行交通管制,除公交车、出租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旅游客车、婚车等特种车辆外,其他车辆禁止通行。
主办方介绍,这一活动旨在倡导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鼓励市民尽可能选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绿色出行就是采用有益于健康,并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从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体验环保与健身的关系,享受绿色出行给大家带来的快乐与改变。
西安市市长陈宝根14日晚发表电视讲话时曾表示,在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仪式后,市政府全体组成人员将带头乘坐公交车,与广大市民一道,倡导绿色健康出行。今后,西安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转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环境;推进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以此来保护西安历史文脉及传统风貌。
专家观点
这是生态道德的体现
昨日,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环境生态与城市生态专家赵振斌表示,在西安交通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举办公交周及无车日,倡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绿色出行,无疑是一次生态道德的回归和体现。
公交周主要作用在于公众教育
“除了督促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之外,公交周及无车日的主要作用在于公众教育。”赵振斌称,西安进入汽车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单纯采取控制限行等强制性行政手段,可能会形成多种矛盾。除了通过综合行政、经济等手段控制车辆增多外,加强宣传教育也是有效手段。
生态道德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求得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保证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赵振斌说:“西安举办公交周,是一次很好的示范,也是西安市建设生态道德的缩影。”
改变交通拥挤根本在规划
赵振斌称,要改变一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根本的措施,在于规划。“堵不胜堵,关键在疏。而科学合理的规划,正是疏的根本手段。”他表示,西安市政府这次表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出台了科学设置50个公交港湾、建设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新购600辆公交车、从16日起市民持IC卡乘车将享受票价5折的优惠等措施,给大家带来了改善环境的真正希望。
不能忽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
赵振斌介绍,在美国,购买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车,可减免约2000美元的税金。为了鼓励环保用车行为,美国一些州还规定,内侧一条车道只允许乘员在两人以上或环保型的汽车行驶。在英国,也有一整套的自行车道路体系,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市民多骑自行车出行。他建议,仍然需要加大对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的关注,不能只重视扩大机动车道,却忽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惟此,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和社会公平。
转自《华商报》2007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