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耗资百万元 乾陵两墓葬大部分壁画文物获修复

“经过五年来的艰苦修复,因受微生物侵害、风化等而严重受损的乾陵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壁画和彩绘文物大部分得以恢复原样,现在专家们正在全力恢复其它同样受损的壁画及彩绘文物。”昨天,乾陵博物馆副馆长梁桂林欣慰地告诉记者。据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壁画及彩绘文物修复已费资上百万元,而两墓及其它陪葬墓壁画及彩绘文物修复完预计需耗资300万元。

  参与修复的主要专家、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虎说,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两墓前后墓室穹顶现有保存较完整的天像图、抱鸡图、内侍图、仕女图等原始壁画。彩绘文物有骑马胡人俑、骑马击鼓俑等。这些文物出土十几年来,发生了多种病害,使相当部分文物濒临自毁边缘,如墓室穹顶壁画滋生微生物、文物彩绘风化褪色彩俑断裂错位等。经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亚萍教授鉴定,壁画上滋生的蓝绿色微生物属藻类植物,主要有粘球藻属一种和席藻属一种。在墓室壁画太阳与其中的金乌三足鸟上还滋生了白色根霉。两墓室的壁画材料是动物胶与颜料的混合物,地仗为石灰层,其中动物胶含量较高。在地下高湿绝氧的环境中,胶料严重膨胀。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藻类在该半固体胶粘表面无性分裂繁殖、蔓延、滋长。另外,风化褪色现象极为严重。

  自2002年以来,乾陵博物馆邀请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中心(下简称遗产保护中心)、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长期实地调研、分析病害,制定了抢救修复保护这些壁画及彩绘文物的方案。乾陵博物馆与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实施了修复保护。专家们先后对严重滋生蓝藻和风化褪色的壁画与彩俑进行了局部清除、防治与恢复保护实验,清晰恢复了其原有色彩与图形。经过6个黄金周的考验,修复过的色彩图形未发生变化。随后,经乾陵博物馆、遗产保护中心再次科学论证,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技术与施工方案,报请省文物局正式批准,并开始实施乾陵陪葬墓壁画及彩绘文物的保护修复。如今,专家们分别完成了:永泰公主墓滋生藻类、空鼓、风化褪色壁画的修复与保护;章怀太子墓疏松、空鼓、风化褪色壁画的显现加固;永泰公主、章怀太子墓风化褪色、肢体断裂、粘结土锈彩绘陶俑的显现加固。对于其它还未来得及修复的陪葬墓壁画及彩绘文物,专家们正抓紧时间对其实施同样的保护恢复。

转自: 《西安晚报》2007年07月08日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