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陕西文艺界“交锋”话剧《白鹿原》

    本报讯(记者 王娇莉 实习生 刘馨)话剧《白鹿原》9日晚在西安首场演出后,昨日上午,由陕西师范大学、省戏剧家协会和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话剧《白鹿原》高层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作家陈忠实和话剧《白鹿原》的主创出席了会议。陕西文艺界的专家、学者们对于话剧《白鹿原》从内容、演员、方言、布景、服装到音响等各方面进行了剖析,既有热情洋溢的赞美,也有言辞犀利的批评。

    苍凉的“黄土坡”、深邃的“蓝天”、还有炕头与窑洞等,对于话剧《白鹿原》舞台布景的细致与精美,评论家们给予了一致的肯定,认为布景的设置是成功的,让他们感到了震撼。至于其他方面进行的激烈的交锋,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将小说高度浓缩后的话剧《白鹿原》有些太满了,显得有点碎,人物走马观花,整个舞台戏缺少沉静的空间。不少专家还纷纷建议说:能否再简洁一些,或是把某些过程变成心理状态,因为内心独白方面不太够。

    在肯定了话剧《白鹿原》确实传达了原著的基本精神后,评论家肖云儒提到了老腔,他说:“关于老腔,因为我以前也接触过,它是苍凉的、遥远的,但在话剧中感觉有点过,观众一煽惑就很来劲,这对演员的演出有些干扰。”但省剧协主席陈彦却认为老腔融入到话剧中找不到断裂才是该剧最美妙的。

    至于人物方面,陕籍演员郭达得到了普遍认可。对于其他演员,评论家李星说,在小说中,“小娥”是个漂亮性感的女人,让人充满了遐想,但在话剧中扮演“小娥”的宋丹丹显然不是这个类型,而且“宋丹丹半生不熟的方言使一些悲剧的内容显得很滑稽,甚至让观众发笑。”而杨云峰则认为:在话剧中感觉仅仅是郭达在演,其他演员没有进入角色,只是在努力地说着陕西话而已。对此,部分专家表示了认同,认为演员们太过注意自己说的方言是否正确,因此在入戏上就有所忽略。

    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话剧《白鹿原》的导演林兆华、编剧孟冰和演员濮存昕昨日自始至终听得都很仔细,时不时地还点头表示同意。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