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念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今年适逢史先生诞辰100周年,10月13日,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在我校雁塔校区崇鋈楼学思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领导、学界同仁和史先生的亲朋好友共聚一堂,深切缅怀这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我校党委书记甘晖,校长房喻,原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研究室副主任左延珠,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以及中国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唐史学会等十余家学术机构的代表出席了纪念大会。大会由我校副校长萧正洪主持。
校长房喻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史先生的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房校长说,史念海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不仅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术泰斗,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名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爱国情怀。史念海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与研究,恪守“有用于世”的治学理念。在将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近300篇。房校长指出,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史先生奋斗、奉献、勤勉的一生,既为史先生的辉煌业绩感到自豪,更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而痛心。他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杰出贡献是永远也不会磨灭的,他所创立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派必将得到发展和壮大。希望通过这次纪念活动,让学人学子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史先生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人格魅力,学习史先生求是创新的开拓精神,学习他诲人不倦的育人情怀,学习他坚持真理的顽强品格,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学者风范,使我校的教学和科研再上新台阶。
甘晖书记宣读了《陕西师范大学关于设立“史念海中国历史学学术奖”的决定》。“史念海中国历史学学术奖”为全国性学术奖,以单项著作成果奖励方式授予对中国历史学研究有突出贡献的海内外学者,每两年评定一次,每次授奖成果不超过六种,奖励额度为特等奖每项2万元人民币,一等奖每项1万元人民币,优秀奖每项5000元人民币。该奖的设立,旨在进一步弘扬史念海先生的学术精神、学术贡献和育人成就,促进中国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
原西安市委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林涛和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研究室副主任左延珠先后致辞。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瞿林东,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原宁夏文物局局长许成,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等分别发言,从不同的领域出发,高度评价了史念海先生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方面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史念海先生长女史先义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和对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的感谢。
10月13日下午,我校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侯甬坚教授与李令福教授主持召开了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史念海先生的同事、好友及弟子分别发言,从与史先生相识相知、师从史先生等不同方面,深切缅怀了史念海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10月14日上午,纪念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历史学学术报告会在雁塔校区崇鋈楼举行。报告会分上下两个半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安介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华林甫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伟然教授、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吕卓民教授分别主持报告会,瞿林东、周伟洲等8位教授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就历史地理学的前沿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0月14日下午,我校副校长萧正洪主持召开了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闭幕式。《想念史念海》新书发布会首先举行。新世界出版社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张世林先生讲述了《想念史念海》一书的由来,追忆了作为编辑与史先生的交往与感触,并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怀念。
闭幕式上还举行了“史念海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仪式。“史念海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于10月11日至12日在我校雁塔校区崇鋈楼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青年学者做了十余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就历史地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论坛共收到来自国内近20所高校的稿件44篇,经过专家学者的匿名评审和共同推荐,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于薇、复旦大学中文系汉唐文献工作室马孟龙、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胡恒、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罗凯、北京大学历史系周雯获得本次论坛优秀论文奖。
萧正洪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说,有这样一些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或多或少影响了历史的发展。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文明得以进步,人类得以前行。史念海先生服务陕西师大半个世纪,其人格高洁,堪称楷模,而其贡献,实无出其右者。《诗·小雅·斯干》有云: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相信陕西师大的事业,尤其是史先生创建的史学事业,亦如南山之松竹茂盛,前途可期。
大会现场
甘晖书记宣读《陕西师范大学关于设立“史念海中国历史学学术奖”的决定》
校长房喻致辞
副校长萧正洪主持会议
为“史念海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