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光教授首先做了以“21世纪教师发展模式”为主题的报告,探讨了21世纪大学和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教师应对挑战所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以及教师如何在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不断突破陈旧的、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形成以价值观、技能和知识为主要组成的综合素质,担当起教师应有的责任。
随后,参会专家教授纷纷发言提问,陈鹏、胡卫平、张举范、栗洪武、郝文武、苏争艳、赵克礼等教授先后提出问题,例如,“如何克服变革本身具有的困难和阻碍使教师发生改变?”、“新加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如何?”“在信息获取手段日益发达的当代社会,教师到底该给学生教什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加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硬件建设等方面同步革新,而中国硬件方面稍微落后,新加坡在这个发展阶段是如何克服的?”“在网络发达、技术先进的当代,如何将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去获得知识?”、“未来是否会发明比电脑更先进的事物?是由人脑发明还是由电脑发明?如果是电脑发明出更先进的事物,人脑思考和创造的功能是否会就此日益退化?”。李教授围绕这些问题,分别给出了睿智而生动的回答。
最后,张建祥副校长进行了总结。他首先感谢李盛光教授为大家做了这场声情并茂的报告,讨论了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具有极大的启发。第二,张建祥讲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教育体系虽然不同,但教育科技的进步及所取得的成绩是人类共享的资源。中国的教育改革仍然处在探索中,涉及到制度、体系、模式等多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学习被实践证明先进的、有益的做法。第三,新加坡不仅国家美丽,教育很有特色,且具有很大影响力。陕西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近年来多姿多彩,基本上形成了特色,而且也有一只优良的研究队伍,但我们仍要相互学习、借鉴,使我们的教育更具灵活性、更加个性化,使教师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传授技能的心灵启迪者,而目前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缺乏创造性也正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不足。第四,张建祥希望两校能在项目合作上找到共同点:一是双方共同举办学术会议;二是选派教师赴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长期培训;三是加入由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倡议发起的“国际教育联盟”(此联盟目前由十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有一所高水平大学加入)。李盛光教授对这些合作意向做出了积极回应,并表示将努力推动和促成两校在以上方面的合作交流。
张建祥副校长做总结讲话
座谈会前参观我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