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学校2012年学历提升工作专题会议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三层会议室召开。各学院院长(行政副院长)及学工部负责人等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人事处处长马进福主持。张建祥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人事处副处长李有谋首先通报了教师队伍学历提升的整体进展情况和相关数据。他指出教师补充计划完成率不高是影响学历提升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准备不充分,术科教师外语基础薄弱是制约考取博(硕)士研究生的最大障碍。同时,他还结合实现学历提升计划的三种途径(补充、培养和分流),指出了个别单位还存在坐等人才上门、对在读人员跟踪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分流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他希望各单位一要下大力气抓好补充计划的落实,抓好博士学历以上人才增量。二要坚持不懈地动员和支持适龄教师提高学历。特别是外语、体育、音乐、美术、新传院和学工系统等学历不达标人员存量较大的单位,会后要与有关教师逐一谈话,明确学历提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消化存量;三是要责任到人,切实做好在读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确保他们按期毕业、早日全身心投入工作。
各学院院长(副院长)分别就教师补充和学历提升工作进展情况作交流发言,说明了各自学院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和教师队伍学历提升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表示一定做好相关教师的动员工作,促使其积极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进一步开拓引进人才的渠道,主动出击,积极做好教师的补充工作,争取在年底实现教师队伍学历提升目标。已完成考取博士研究生任务的几个单位纷纷表示,今年一定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上下功夫,争取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有新亮点。张建祥副校长认真听取各学院院长的发言,并针对有关学院的具体情况及时予以指导。
院长们交流发言后,张建祥副校长做了讲话。他指出,今年是实现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三年目标的最后一年,召开此次专题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对教师学历提升工作进行自查、交流,查找问题、提出建议,统一对学历提升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院对学历提升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他说,从统计数据来看,教师学历提升工作的整体效果比较明显,但还存在人员补充节奏不快、学院内部转化进展不平衡、在读人员的后续管理工作跟进不上等比较突出的问题。
张建祥着重讲了四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增强认识上的一致性。学历提升计划不是简单地看比例,而是要通过数字改善队伍的结构;不是简单地给教师加压、提出要求,而是为教师的最终利益考虑;也不是简单地提高教师队伍标准,而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最终要服务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二是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在要求上不搞“一刀切”,统筹做好引进和内部转化工作。全校目前仍有报考条件的教师近200人。已达到或超过学历提升目标的学院,要积极做好教师补充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重视现有人员水平提高,争取为全校学历提升工作多做贡献;已接近要求的学院也不能满足现状,应使更多的人尽快进行学历提升,学院要重视对现有人员报考的督促、提高;已没有内部转化任务的学院,要侧重在引进上下功夫;术科类学院,既要抓好引进,又要着力抓好内部转化,特别是要坚持“一对一”做好适龄报考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报考的积极性;对于学工系统的年轻教师,因为新留人员多,起点相对较高、基础较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充分挖潜。三是进一步开辟多种渠道做好工作。要扩大招聘公告发布的范围,加强人才信息的交流;要抓住秋季招生的时机做好提前宣传动员工作;要发挥博士后流动站的“蓄水池”作用,好中选优;术科学院要主动出击,提高补充人员标准、要求;要对到期不能回校的在读人员发出书面通知,约定毕业回校时间等。四是在教师补充方面不要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沟通,要增强工作的灵活性,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进职能部门和学院的互信和理解,密切联系沟通,共同做好补充工作。
最后,张建祥副校长希望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做好教师学历提升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学历提升目标。
张建祥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人事处处长马进福主持会议
学生处处长解勇国发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宗怀发言
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治河发言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夏海滨发言
体育学院院长史兵发言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屈世显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