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本科课程建设工作,提升我校本科教学水平,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课程建设工作,1月4日下午,我校召开了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房喻校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全校所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以及学校立项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文化国际交流课、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团队、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项目负责人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赵彬副校长主持。
赵彬副校长首先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中国文化国际交流课程等课程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5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50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0门,远程教育学院建成的网络教育课程有425门,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体系。赵校长还指出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存在的问题,如教学视频没有全程上网、课程资源不够丰富、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答疑互动较少等方面。
教务处党怀兴处长简要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背景、目前实施情况和下一步建设规划;重点说明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标与任务、运行管理、基本要求、组织与实施、保障措施等基本内容;简要说明了校级中国文化国际交流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国家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负责人吴成基教授介绍了其课程建设的理念、思路,课程团队建设情况,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国家精品课程《教育技术学》负责人傅钢善教授简要阐释了服务先导的课程建设理念,剖析了精品课程的内涵,说明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接着与会老师结合自身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踊跃发言,就本科课程建设的政策与激励机制、团队协作、技术支持、课程培训研讨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听取与会教师的发言后,房喻校长做重要讲话。房校长首先对参会的退休教师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学校课程建设及学校发展的关注与投入。房校长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抓手,课程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和核心;他建议进一步加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建设范围和力度,其他本科课程也要全面加强建设;强调加大国际文化交流课程的建设,以促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他强调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在职称评审中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在青年教师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的,将在副教授职称评审中带帽下达指标。他以复旦大学范康年教授以及我校双聘院士霍裕平教授投入本科教学为例,简要说明了教学科研的辩证关系,希望科研做到一定程度的老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为本科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年轻教师要注意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务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切实投入本科教学的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他介绍了学校加强学术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课程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学术基层组织的重要方面,应积极探索课程组(群)、课程团队的建设思路、机制,切实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房校长要求教务部门今后要多组织相关课程建设方面的培训,加强我校教师与校外一流专家的交流合作;完善课程建设相关政策与机制,有效利用和发挥校内网络技术团队力量,为课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课程负责人要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切实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最后,赵彬副校长作了总结讲话。他强调教务部门要深入理解房校长讲话精神,认真梳理与会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修订相关政策,调动教师投入本科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各项目责任人及所在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好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前期建设,为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积极加强中国文化国际交流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房喻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赵彬副校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教务处党怀兴处长发言
国家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负责人吴成基教授发言
国家精品课程《教育技术学》负责人傅钢善教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