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理科部在积学堂举办了以“世界科技进步与我们青年的责任”为主题的第二十八期博雅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纺织材料学研究专家、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教授担任主讲人。
姚穆院士长期从事纺织材料学领域科研和工程技术攻关,先后研制纺织仪器16种,起草多项国家标准和军用标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多项。我校副校长张建祥、校办副主任刘建斌、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教授仇农学、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贺兴时教授及理科部全体人员出席了此次讲座,近千名学生慕名前来聆听姚院士的报告,积学堂内座无虚席,现场气氛热烈。本期博雅讲坛由理科部党总支书记、主任吴保卫教授主持。
姚院士首先介绍了世界上经历的多次重大科技革命。他举例说明了原始社会、游牧社会、农耕社会、现代社会以及新时期人类在衣食住行、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需求和发展,介绍了人类从发明文字到初级工具的产生,再到各学科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交叉学科的快速兴起历程。他指出,多次重大科技革命的推动力是社会的需求,而多次社会变革均靠科技创新力的推动。接着,姚院士列举了一串串令人惊心动魄的数字和事例,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人口暴增、老龄化、人口健康问题、能源资源枯竭预警、淡水资源紧缺等发展困境,他强调,这些问题的解决、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随后,姚院士指出,科技创新依托于创新人才,要实现新时期的科技革命,需要新理论、新科学、新技术、新材料、新思路,而这些发展所依托的都是创新型人才。他以非典病毒爆发时期他和多位科学家集体攻关研制医务人员专用防护服的例子,从切身体会出发,告诉同学们科技的巨大作用和科学的崇高精神。最后,姚院士鼓励大家,要学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树立坚定的科学信念,培养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思想方法,培养团结、协力、合作、共进的精神和理念,努力为实现新时期的要求而坚持不懈,奋力向前。
在随后的师生互动环节中,姚院士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做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他深刻的见解和谦逊的作风得到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对于同学提出的当代中国青年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被扼杀的观点,姚院士解释道,高考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本身确实存在不足,但是要改革完善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希望当代青年学生能够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抓紧机遇,学好、用好、做好,为将来做出成绩奠定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学生提出,对于目前中国学术界出现的腐败现象,大学生应如何创建纯洁的学术氛围。姚老师认为,我们要从辩证的思想出发,看到问题的两面性。学术腐败只是个别人的个别问题,而并非普遍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要从宏观上看到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大步前进,这是大多数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断艰苦奋斗取得的成果,当代青年也要树立这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还有同学提出,大学的学习氛围沉闷,应该如何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对知识的好奇心。姚院士指出,大学生要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课程学习上,这是今后科研创新的基础,另外,虽然学校氛围感觉沉闷,但却处处充满生机,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课余的零碎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市场调研等,这样既了解了当前发展形势和社会信息,也能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这是个人将来事业成功的基础。
姚院士渊博的知识、谦虚的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影响和鼓舞着每一位同学,大家不仅对世界科技进步和全球面临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深刻认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和青年人应肩负的重大责任。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打好专业基础,努力创新,服务于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
讲座开始前,张建祥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姚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举行座谈。张建祥副校长就我校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向姚院士进行了介绍,并邀请姚院士经常来师大做客,给我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给予指导。随后,张建祥副校长向姚院士赠送了我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校办副主任刘建斌、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教授仇农学、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贺兴时教授及理科部相关领导参加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