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出版的《陕西日报》第6版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值得记忆的陕西文化新面孔》一文,集中展示了2010年闪亮登场的陕西文化界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人物,陕西文化界各个领域不同年龄层次的20位人物入选。新当选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的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教授荣列“新面孔”阵容之中。
《陕西日报》为该文配发的“编者按”这样评价集中展示“新面孔”的意义: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肃然起敬
总有一些力量让我们不断寻找
总有一些面孔让我们难以忘怀
在2010年里,这些陕西的文化人,自己给自己加压,自己给自己设立目标,他们在这个文化——比较虚的行当里做着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事。他们在文学、戏剧、书画、音乐、文化产业等行业里恪守敬业,精进不已,他们是陕西文化强省的实践者、见证者、推动者、参与者!毫无疑问,在2010年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文化人,给我们留下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面孔。于是,我们选择用媒体人最简洁的方式来回顾已结束的这一年的陕西文化新面孔——为未来,留下一份集体的陕西文化年鉴。
作为党报,面对这些文化新面孔,把他们推介给读者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满载着收获而去,被寄予厚望的第二个十年已悄然来到。新的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陕西日报将和读者一起,继续誉扬陕西文化时代先锋,积极为陕西文化强省鼓与呼,共同迎接陕西文化的新时代。
《陕西日报》在《值得记忆的陕西文化新面孔》一文中这样介绍李震教授——

李 震:著名评论家、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教学改革影响力人物
李震的本职工作是陕西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一位有着广泛影响力,并且极富责任感的评论家。2010年,他同时当选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理事、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和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等多种学术职务,并获得“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西北地方戏曲发展论坛论文一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教学改革项目奖等多个奖项。他曾多次组织或参与全国和陕西省的作品研讨、高峰论坛、评奖、影视剧审查和重大精品工程项目论证工作。他多年从事诗学研究、文艺批评与文化传播研究工作,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多次主持和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人民出版社等海内外媒体与出版单位发表与出版文艺论著200余万字,其文艺批评、学术研究和文化活动被广泛报道、引述、收录、转载和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和文化界具有广泛影响。他曾被媒体通过读者投票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诗评家”之一,其代表论文《神话写作与反神话写作》曾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诗学文献”之一。
摘编自《陕西日报》2010年2月25日第6版
原文链接 http://www.sxdaily.com.cn/data/wtxw/20110225_9904352_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