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交流暨新学年工作部署研讨会在崇鋈楼学思堂举行,校党政领导江秀乐、房喻、武国玲、王涛、张渭淮、司晓宏、张建祥、赵彬、萧正洪、王武海,校长助理冯旭东,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休直属党支部负责人,各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涛主持。
本学期的部署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结整改。在学习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会上,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孙清潮、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张成孝、政治经济学院院长马启民、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喆之、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李永明、教务处处长党怀兴、学生处处长解勇国、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陈鹏等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前一学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做了总结汇报。按照学校部署,各单位领导班子在集体讨论、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整改方案,代表们就整改方案进行了交流学习。
9月2日上午,代表们分八个小组就整改方案进行了讨论。2日下午,各小组在崇鋈楼学思堂召开会议,汇报交流讨论情况。校党政领导江秀乐、房喻、武国玲、王涛、张渭淮、司晓宏、张建祥、赵彬、萧正洪、王武海,校长助理冯旭东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书记司晓宏主持。八个小组代表分别汇报交流讨论情况,提出学校发展中存在的诸如师资队伍建设、育人、研究生教育、校园文化和安全等问题以及拟解决办法。
会议随后对我校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会议由校长房喻主持。房喻校长回顾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重点谈了学校发展面临的转型问题。他指出,学校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时期,学校将建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加快实现历史转型是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否尽快完成转型,事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事关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地位。学校提出加快实现历史转型的条件如学校的社会地位、学校的学科基础、学校的队伍基础、学校的财力基础已经基本具备。
房校长指出,学校历史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学生定位不高、信心不足,参与竞争意识不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开拓担当意识普遍欠缺。因此,要解决求稳怕乱的问题,解决稳定、改革、发展的关系问题,要崇尚学术、崇尚正气、崇尚合作;鼓励创新、鼓励求真、鼓励担当。
房校长提出促进学校历史转型的主要举措。一是关于特色与综合化发展。要以特色解决生存问题,以质量解决发展问题(必须继续做好强化特色的工作;必须切实解决综合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关于队伍建设与管理。要以队伍群体建设解决整体水平提升问题;以高端建设解决高水平发展问题(引进与培养并重;群体与个体评估结合);突出道德品行、突出学术操守、突出责任意识。三是关于学生培养与教育。要重在个性化培养,重在抓培养质量;改进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加强讨论课促进学生思想的活跃;以暑期班和基础部促进通识教育,促进跨专业、跨院系的人才培养;以高水平教师的加入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四是做好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平台建设、文化建设、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等几大建设。五是关于学术发展。要独立科研机构,进行学术机构评价,学者个体评价,阔新院系管理模式。六是改进分配制度,将促进学校综合化、研究型发展的主要因素纳入学校分配体系;让这些因素与每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
房校长指出,本学期应注意抓好几项工作:修订学校发展战略规划,院系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启动材料学院筹建工作,加快二期住房建设工作,调整现有分配制度,规范行政运行(规范化、透明度和精细化),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关于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
江秀乐书记对我校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作了题为“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步伐”的总结报告。报告介绍了学校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做法:精心制订方案,突出活动载体;广泛动员发动,重视理论武装;坚持解放思想,扎实开展调研;认真分析检查,抓好整改落实。报告总结了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贯穿始终;把求真务实贯彻始终;把宣传引导贯彻始终。报告概括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凝聚了思想共识,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突出了办学特色,进一步增强了引领和服务西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查摆了存在问题,下发了破解难题的整改方案、并已开始实施和取得了初步收效;坚持以人为本,解决了一些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十二指导检查工作组组长侯杰昌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我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建议进一步深化学习,丰富发展思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抓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把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做好整改落实“回头看”的准备工作,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与会人员对我校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群众满意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