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度陕西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评审结果的通知》(陕教高〔2008〕17号),我校旅游与环境学院马耀峰主持的《测量与地图学》、文学院张新科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曹怀信主持的《复变函数论》、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段玉峰主持的《食品化学》、政治经济学院刘学智主持的《中国哲学史》、教育科学学院李少梅主持的《学前教育学》等6门课程被评为2008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工作是教育部和教育厅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一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这是我校近年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
根据《关于< 陕西师范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补充意见》(陕师校发〔2005〕17号)、《陕西师范大学业绩津贴分配实施办法(修订稿)》(陕师校发〔2005〕16号)和《陕西师范大学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究和建设立项管理办法》(师教发〔2006〕47号),学校决定对2008年度评出的每门省级精品课程成员组一次性奖励2万元,并资助后期建设经费5万元。希望我校省级精品课程所在学院和有关主讲教师,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工作;各教学单位特别是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所在学院,切实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