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团中央和团省委关于2007年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围绕学校“共建和谐新农村,践行四个新一代”的活动主题, 2007年7月15日,我校教育科学学院20名志愿者在团总支书记张斌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陕西省扶风县安上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该团队由教育科学学院20名研究生、本科生组成,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在农村开展“重视心理健康,争做新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引导农村居民树立健康新理念,关注心理健康,探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贡献力量。
志愿者的到来受到了安上村领导、村民及安上小学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上午10点,“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暨爱心捐赠仪式在安上小学礼堂举行。陕西中美研究会会长、陕西省翻译协会会长、安上村党支部书记安危,教育委员会主任、安上村党支部委员冯杰东,安上村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祁君淡,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张斌,全体志愿者以及安上村村民和学生代表近100人参加了仪式。首先,安危书记致欢迎辞,向志愿者具体介绍了近几年安上村的发展情况,并期待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去感染周围的村民,将先进的思想带到安上村。接着,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张斌老师与安危书记共同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宣告教育科学学院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最后,志愿者还为安上村小学捐赠了一千余件学习用品和衣物。
在为期十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将结合教育科学学院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在安上村陆续开展系列教育培训活动。活动由“农村人口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和教育培训与咨询两部分组成。其中教育培训包括面向教师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职业倦怠等主题教育培训;面向农村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培训与咨询;面向中小学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团体心理训练以及文化课拓展培训。
教育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开展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7月15日下午4点,教育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20名研究生、本科生在安上小学202教室举行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为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在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支教组11名志愿者主要负责小学三、四、五年级作文、数学、英语、现代科技与心理健康等课程的教学。活动采取“说课--试讲—评课—讨论--反思”的形式,11名同学依次将自己的讲课思路,教学方案,将要采取的教学方法等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然后由有教学经验的研究生点评并提出相应建议,最后反思并修改个人授课方案。此外,活动中大家还探讨了教学中板书、语速、仪容等细节问题。
第一次集体备课会的举行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要点:首先,要以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为指导,为农村小学的教育注入新思想,新观念;其次,教学内容要趣味性和知识性并重;第三,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师生互动,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第四,在教学方案上,要注重把握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育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团“安上早话”广播开播
7月16日清晨6:30,教育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团“安上早话”广播正式开播。广播共分为“时事新闻”、“志愿者快讯”、“志愿者心声”和“家庭教育”四大板块,分别向村民们介绍了前一天志愿者的活动情况,国内外教育要闻,志愿者的实践感受,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
整个节目历时一个小时,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安上村村民们的一致好评,通过志愿者的广播,使村民们进一步了解到关于教育子女的方法,接收到了更多的国内外的教育要问,这些都有利于村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子女健康成长。
教育科学学院志愿者支教活动全面展开
7月16日早8点,经过一天的精心准备,教育科学学院20名志愿者信心百倍的走上了安上小学的讲台,正式展开对安上村三、四、五年级小学生的英语、数学、作文课程的教学活动。
早八点,志愿者按时进入到各班,开始了第一天的教学活动。在小学五年级的英语课上,刘婷婷同学充分运用肢体语言,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当地的小学生感受到了全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整个课堂一直充满了愉悦、轻松的气氛。王潇溪同学打破了僵化的填充式教育方法,通过悬念设置、师生互动、主体参与等方式使她的科技课充满了趣味性。在小学五年级的作文课上汪媛媛同学经过充分的准备,精心设置主题活动,使学生沉浸在她幽默的课堂氛围当中,使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掘和展现。
同时,各位志愿者也开展互听课活动,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后继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天的教育实践,各位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展示了新课改后所提出的自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整个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气息。
教育科学学院三下乡服务团与安上村一线教师进行基础教育座谈
7月17日上午,教育科学学院三下乡服务团与安上村一线教师基础教育座谈会在安上小学举行。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来自扶风县10余所中小学的校长、教导主任以及一线骨干教师代表20余人,全体志愿者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教育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张斌老师主持。
首先,张斌老师做了关于题为《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报告,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新课程的目标、实施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张斌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密切联系当前中小学生教育教学实际,关注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发展,使在场的教师们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背景、内容、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张斌老师也指出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与在场的一线教师进行探讨。
接下来,到会的一线教师结合其鲜活的教育实践,就新课改在农村的具体实施情况、面对的阻力及其自身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在场的志愿者和其他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探讨中,一线教师十分感谢来自陕西师范教育科学学院的志愿者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带到扶风县来,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与志愿者们进行广泛的交流,让农村教师能够切实的、真正的体验新理念,理解新理念,实践新理念。
最后,志愿者们根据近两天的教学实践及自身专业特点,就其所关心的农村教育问题与各位老师进行了密切的交流。
历时三个小时的座谈会使志愿者们更近距离的了解到农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加深了志愿者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的认识。
【编后】
今年暑期,我校组织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了解国情、增长才干、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欢迎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像教育科学学院“三下乡”的同学这样,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想以新闻稿和图片的形式发到新闻网工作邮箱中,我们将择优刊用,供大家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