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我校在学术活动中心召开新学期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在校的校党政全体领导出席大会,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江秀乐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王涛首先从10个方面总结了学校防治“非典” 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成绩及经验。他指出,防治“非典”工作检验和锻炼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检验了学校干部队伍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协调水平,检验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党性,同时还增强了全校凝具力,促进了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王涛副书记进一步强调:学校要进一步建立起长效预防机制,完善防控体系,巩固“防非”成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规范管理,做好信息报送、学生健康教育、公共场所防疫、门禁、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要继续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告别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活动。
副校长吕九如通报了学校第九批学位点申报审批工作有关情况。他谈到,学校在今年开展的第九批学位点申报审批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初评和专家评审,学校新增2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另外我校申报的6个博士后流动站也全部获得通过,学位点建设呈现出数量多、学科分布合理等特点,其中,哲学和教育类2个博士点的通过,填补了陕西高校此类学位点的空白,新增的39个硕士学位点和原有的56个硕士点覆盖了学校目前发展较好的学科。吕校长指出,此次学位点申报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全校工作的进步,为学校飞跃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我们要进一步积极筹划2004年第十批学位点申报审批工作,加强对已有的学位点的建设,做好学位点硬件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
赵世超校长结合周济部长有关讲话精神,针对学校发展重点对新学期工作做出部署。他指出,在防治“非典”、学位点建设等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我们要落实教育部指示,全面贯彻十六大修订后的教育方针,以注重素质教育、提供优质的科技、文化知识贡献、人力资源来为人民服务,让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留学生教育进入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多做贡献,坚持八字方针,紧跟教育部加强农村教育和办好高水平大学的要求,集中财力,发展学科,是我校成为知识、技术创新的基地。赵校长强调本学期要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制订好“三个规划”,找准突破口,形成特色,重点发展,在学校向综合化、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同时,一部分院系要率先过渡到研究型学院;二是做好教学工作,抓好常规管理,继续推广学分制,扩大学生选课自由,进一步抓好教学质量,滚动评估,坚持“教授上讲台,名师上精品课”,建设精品课程,建立互以联网为媒介的国家级教学基地,并形成资源共享。要改革英语教育,改变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相拼的教学机制,加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设立全新课程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强调科研工作重要性,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结合。理科要面向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提高原创能力,整合资源,建设平台,凝练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形成效益,文科要利用优势,加强基地建设,加强投入,强化内部管理;四是要继续做好学科建设,制订实施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形成开放式特色,重视借助外力,形成合力,精选人才,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五是要进一步加强人事工作,改善教师学历学位、学科结构,扩大外聘教师比例,创造多样化教师管理制度;六是要做好学生工作,全方位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抓好诚信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社会实践、学生健康等工作。
校党委书记江秀乐代表校党委和行政,要求全校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本学期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把握其历史意义,明确其指导地位,以此统揽工作全局;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我校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考“两个问题”,制订好“三个规划”,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把握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三是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干事业”的良好氛围,加快改革和发展,解决师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要加强党的建设,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解决党建和干部作风问题,增强党员干部新时期的廉洁自律意识;五是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抓好校、院两级中心组、班子学习,抓好基层党员学习和学生的教育,做好“三进”工作,要在“三个代表”学习中形成一批有影响和深度的成果;同时,要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干练、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主题,贯彻民主集中制,真抓务实,廉洁奉公。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加强团结。江书记还就机关聘任、新校区建设等工作做了部署。
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校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支部负责人、各附属单位负责人共180余人参加了大会。(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