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校内新闻
首页 - 校内新闻 - 正文
附中举行“一二·九”运动67周年纪念活动暨人民艺术家张寒晖塑像揭幕仪式

[红烛网12月10日消息] 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六十七周年纪念日。昨天下午,附中2600多名师生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一二·九”运动67周年,并为新近落成的附中前身陕西省立西安二中国文教员、人民艺术家张寒晖塑像揭幕。省委常委郭永平、省委副秘书长桂维民、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我校校长赵世超以及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老同志、张寒晖先生的亲友代表出席了纪念活动。我校赵世超校长与省委常委郭永平共同为张寒晖塑像揭幕。
  纪念活动开始,与会同志及附中全校师生全体起立高唱国歌。附中校长边团结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一二.九运动的历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分裂和灭亡中华民族。反动派继续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企图消灭革命力量。正如《义勇军进行曲》中唱到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首先行动起来,冲出校园,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并勇敢地与反动军警展开搏斗。随后,运动波及各大城市。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边校长继而介绍了张寒晖在校工作的经历特别是不朽名曲——《松花江上》创作和传播的过程。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阳村的张寒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成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第一届毕业生。1936年夏,受党的派遣,张寒晖来到陕西省立西安二中(陕西师大附中的前身)任国文教员,并担任班主任工作,1946年3月在延安去世,终年44岁。张寒晖在陕西师大附中执教期间,认真讲课,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爱国热情;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引导大批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创作了《松花江上》等20余首革命歌曲,鼓舞人民投入抗日战争。抒发人民爱国热情、激励人民抗日斗志、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的《松花江上》,使张寒晖成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人民艺术家.
  边校长讲话认为,人民艺术家张寒晖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人民教师的楷模,是师大附中人的榜样。他表示,附中师生一定会珍惜张寒晖老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和发扬一二..九运动参加者和张寒晖老师的伟大爱国精神、创造精神、敬业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努力把陕西师大附中办得更好。
  附中学生代表杨怡帆激动地说,我们要弘扬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刻苦学习,在纪念活动中发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祖国明天的辉煌。
  高姗老师则在代表教师发言时表示,要在“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引下,发扬创新精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为西部大开发,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最后,纪念活动在全校师生一曲气势恢宏的大合唱《松花江上》歌声中结束。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