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将于2002年8月20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预计将有3000-4000左右海内外数学家出席会议。作为大会的重要卫星会议之一,8月12日—16日,国际数学家大会几何拓扑卫星会议将在我校召开。
国际数学家大会(简称ICM)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首届ICM于1897年在瑞士苏黎世举行,1900年巴黎大会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已成为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有国际数学家的“奥运会”之称。会议组织邀请的一小时大会报告和45分钟报告,一般被认为代表了近期数学科学中最重大的成果与进展而受到高度重视,加上每次ICM开幕式都同时举行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数学奖颁奖仪式,更使历届ICM成为数学界乃至整个舆论界瞩目的盛事。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的数学界都竞相争取主办国际数学家大会,而在一国举办ICM也通常被认为是该国数学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标志。迄今召开的ICM大都是在发达国家举行的,在亚洲地区则仅在日本(1990年)召开过一次。我国申办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取得成功,将以21世纪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和历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而载入史册,对于实现我国数学率先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跨世纪目标,对于促进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全球数学进入崭新的时代,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除主题大会外,每届大会都会在主题会议前后分别召开领域内部不同专题的卫星会议,以方便研究同一课题的专家进行学术研讨与交流,而选择在哪个地区召开卫星会议,是要经过国际数学家大会对该地区或学校的数学研究水平、科研力量等综合能力进行严格考察后研究决定的,本次几何拓扑卫星会议能在我校召开,充分反映了我校在数学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承认和肯定。本届几何拓扑卫星会议由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具体承办。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