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化学
首页 - 编研成果 - 化学 - 正文
李锄非

李锄非,男,汉族,湖南省益阳市人,1923年17月出生。1952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同年参加工作。1952年8月至1955年12月在陕西省宝鸡中学任教。1956年1月至1988年7月在陕西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化学系有机教研组副主任、函授教研组主任、有机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省化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等职。1988年光荣退休。1990年11月由西安市科委组团赴香港参加国家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展览。李锄非教授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锄非教授一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数十年来,他从事有机化学及天然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省化学会优秀工作者。他曾先后主讲过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高聚物分析、有机微量分析实验等多门课程。他教学经验丰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广大师生的尊重与爱戴,曾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在1961年至1966年的五年函授工作期间,他分期分批到除安康地区外的其他八个地、市为本、专科函授生授课,作演示实验和有关化学专业理论问题的专题报告,为培养提高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质作出了贡献,受到广大中学教师的赞誉。

李锄非教授有机化学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术熟练,在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1958年研制的E605农药及活性染料,其成果在全国及省上有关展览会上展出。1971年用浓硫酸代替发烟硫酸研制的染料助剂BX,在全国是首创。成果在我校化工厂投产后,产品远销到武汉、广州等地。1977至1979年,他负责在国内首次合成金硫葡萄糖,并通过由市科委组织的科技鉴定。1978至1980年,他参与《机械油与乙基硅油互溶双液系润滑剂的研究》获国家纺织工业部科技奖。1982年以后,他主要进行《天然产物的研究》。1982至1984年,有三项成果:“黄芪有效成份研究”、“石榴汁化学成分研究”、“甜菊甙提取工艺改革的研究”分别于1983年10月27日和1984年5月16日通过省级鉴定。他撰写的学术论文,先后公开发表在《陕西化工》、《化学世界》、《陕西师大学报》、《中国中药杂志》等刊物上。他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的硕士毕业论文《太白黄芪化学成分研究》和《秦岭柴胡化学成分研究》经有关专家、教授评审,均获得一致好评。他编写的化学本科教材和本、专科函授教材共计百万余字。1984年至1988年,他担任《有机化合物辞典》副主编并编写1300多词条。该书1988年9月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李锄非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了近40年。他治学态度严谨,为人谦逊,是化学系的一位好老师,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好战士。

(李启明)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