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化学
首页 - 编研成果 - 化学 - 正文
杨子超

杨子超(原名志超),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吉林省长春市人,1932年3月生。1954年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陕西师院化学系任教,1961年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稀有元素化学专业研究生,1964年毕业返校执教。曾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自然科学版副主编,曾任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和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员。

杨子超教授长期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无机化学、稀有元素化学、难熔金属化学、萃取化学、萃取化学原理和高等无机化学选论等课程。为我国化学事业培养了大批的教学和科研人才,1986年以来培养了三届5名硕士研究生,他们大都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

杨子超教授在科研方面成果颇多。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其他同志一道完成了省级重点科研项目3项,分别获得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奖、陕西省科学大会奖、吉林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和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其中一项研究成果已投产13年,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被列入《我国稀散金属工业发展大事记》中;有2项成果在国家科委《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上公布;作为项目申请人,与人合作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胺类萃取钼铼机理研究》的计划任务;近年来,先后在《应用化学》、《稀有金属》、《贵金属》、《化工冶金》、《矿冶工程》、《铀矿冶》、《化学通报》、《复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合作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19篇论文摘要被美国C.A.收录、39篇论文摘要被中国化工文摘收录;《氯化三烷基苄基铵萃取Pd(Ⅱ)的机理和热力学研究》和《HPMBP与协萃钯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两篇论文被选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化工冶金英文论文选》;部分论文的主要内容被编入出版的稀散金属专著和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的教材中。此外,杨子超教授还编写或参与编写了《基础无机化学理论》、《无机化合物辞典》、《化工产品辞典》、《萃取化学》等4部著作。翻译出版了《大学化学预习》[美]。他学识广博,造诣深厚,在我国稀散金属学界享有一定声望,分别被《中国冶金百科全书》和《化工百科全书》编辑部聘请为条目撰写人。在学报的工作中,扬子超教授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牢掌握办刊方向,严格把关,为提高我校自然科学版学报质量做出了贡献。

杨子超教授性格耿直,待人诚恳,生活俭朴,喜爱绘画。杨子超教授不幸于2002年6月18日逝世,享年70岁。

(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