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物理学
张生杰

张生杰,男,汉族,1926年2月22日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大原村。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生杰先生的原籍在陕西省周至县。因为在当地难以生存,其祖父早年挑着一担可以挑得起的行李,携妻牵子,背井离乡,由周至县迁居到长安县谋生。到祖父去世时,留给家人的仅有二亩八分滩地。由于家境清苦,难以果腹,大哥离家参加了八路军。思想开明的父亲下决心再苦也设法供张生杰读书。1934年至1943年,张生杰在长安县沣西小学、陕西省私立力行中学上学。从1943年暑假起,因父母实在无力供他继续上学,他只好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期间,还在铜川协建煤矿员工子弟小学当了几个月教师,以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1944年7月张生杰复学,在西安第一中学读高中。1947年9月入北京辅仁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1948年12月,在北师大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秘密工作,参与掩护了一批进步人士和党领导下的地下组织成员,为我党解放北京和保护中间力量做出了贡献。翌年3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8月北师大毕业后,先后在察哈尔省张家口中学、陕西省西安女子中学任物理教师。1955年7月到陕西师范大学(其前身为陕西师范专科学校、陕西师范学院)任教员、讲师。曾担任过物理系第二教研组(力、声学)主任,兼任雁塔区业余师范大学数理系主任。1962年12月至1978年10月,在西安石油学院、西安石油仪器勘探总厂工作。1978年11月重新调回陕西师范大学,在应用声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担任应用声学研究所医学超声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2月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4月离休。

张生杰先生在高校工作期间,主讲过《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学实验》、《普通物理教材分析》、《工业电子学》等课程。编写了《普通物理学讲义》、《教材教法、教材分析讲义》、《普通物理实验讲义》、《理论力学讲义》《数字电路讲义》等教材。由于他对物理学具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声学和无线电线路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所以讲课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形象直观,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他还为西北大学地质系学生做过关于“声波测井”,为Bss75声速测井学习班做过关于Bss75型补偿声速测井仪《稳压电源》、《显示器》等专题报告,受到普遍好评。

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张生杰先生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曾为随钻测井(无电缆测井)仪研制成电流变换器和延时电路(延时4小时),研制成120dB的选频放大器,为Bss75型补偿声速测井仪设计成2—10进制计数器、记忆器、显示器等部分(该项目1978年获石油工业部奖励)。1978年9月至1979年,设计成相控阵超声断面发射部分的电子电路,为相控阵传感器提供了激励脉冲源,达到检测传感器是否偏转的目的。这个科研题目难度很大,又无详细参考线路,短期间独立设计完成任务,体现了他较强的研究能力。张生杰先生还与他人合作翻译了《振动力学》、《关于质点运动问题与柔线平衡的新的类比》、《浓液面下球的运动》等文献。

到80年代后期,张生杰先生在教学上主要从事应用声学研究所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曾先后指导过数名研究生,科研上主要致力于超声影像技术的研究,期间一直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开展利用超声影像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研究与科研攻关任务,希冀自主研发生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影像诊断仪器。即便在离休后也须臾不停,孜孜以求,自始至终用自己绵薄之力和个人的学识,为社会广大疾病患者努力奉献,深得患者的爱戴,同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得到了社会给予的认可和肯定。

张生杰先生一生为人正直,襟怀坦荡,光明磊落,遇事敢于直言,是性情中人。在旧社会他疾恶如仇,敢于反对反动势力;加入革命队伍后即服从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人民,每每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工作。为人做事始终秉承自我终生坚守的理念,一丝不苟做事,勤奋敬业工作,严谨认真治学,豁达大度对人。生活中先生也是极具生活品位、生活乐趣和热爱生活的人。闲暇时间裁剪、缝纫、电器维修样样精通;油漆、木工信手拈来;时而抚弄琴弦,悠哉游哉;时而小试烹调,乐在其中。晚年离休之后仍然学习钻研不辍,力求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张生杰先生1994年5月23日不幸病故,享年69岁。

(张萍)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