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荣(笔名方田),男,汉族,生于1927年4月,陕西安康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童年在私塾上学,上算术课时老先生讲非十进加减法,教学方法不好,同学们听不懂。课后他到书店买了算术课本,自己学会了,先生让他上台讲,他讲后同学都学会了。此后,考入南井小学高小部,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上课前预习,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学会了查字典,他把课文中的生字查出学会,上课时同学不认识的生字老师便点名问他,并一一回答。《辞源》中有七巧板的图,其父用厚纸剪了七巧板图,又在西安买了一部《秋芬室七巧八分图》线装书,共5册18卷。书中只有图形的轮廓线,线条的长短不甚准确,有的图形比较难排,又没答案。这项游戏使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9年起在安康中学学习期间,做了很多数学课外习题,学了作为高中课本的《范氏大代数》,并做了书中全部习题和一些平面几何的难题,数学课老师给其以鼓励。高中的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他通过给同学答疑便熟悉了课程的内容,提高了做题水平。1946年9月至1949年7月在西北大学数学系学习,他除了学习规定的必修课外,还旁听了学校请来的外校教授讲授的“英浯语音学”。期间他积极参加革命学生运动。从1948年起陆续介绍西北工学院学生林牧、西北大学学生易人、杨实、易美等10多名同学在党组织安排下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9月,经丁光介绍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利用寒假回到安康发展罗华、荆利民(冯自元)、谢沛兴为地下青年团员。
1949年7月至12月在安康从事地下团的工作,并任安康地区直属团支部书记,为安康、紫阳的和平解放做了不少工作。安康解放后,中共安康地委安排其到安康中学和安康师范学校教政治课。张德荣同志以青年团代表身分参加了安康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会议期间担任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安康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协商委员会秘书长。安康市于1950年改为地级市,他被调至安康县人民政府任秘书,除县政府日常工作和工代会、农代会等有关工作外,还下乡参加反霸减租、土地改革试点。1953年镇压反革命期间,参加了审判刑事犯罪工作。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严格执行党的政策,注意依靠群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52年9月至1955年6月任安康农业技术学校校长,1955年6月任安康地区专员公署文教科科长。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发出“向现代化科学大进军”的号召,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要求加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扩大高等学校招生。当时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不足,需要补充。同年9月,党组织调张德荣同志到省委宣传部工作。但他主动申请到高教战线从事教育工作,组织考虑到高校缺少师资的情况,便同意调他到陕西师范学院任教。
1956年11月至1960年8月在陕西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期间于1960年9月至1962年8月,在苏联基辅大学数学系进修计算数学。研究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曾在乌克兰科学院计算所实习一个月,采用简化算法改进了“乌拉尔计算机的标准子程序”。撰写的《有限差分方程的近似解》论文,发表后被苏联《文摘杂志·数学》摘引。
1962年8月返回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工作,1963年提升为讲师,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数学系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研究室主任。
张德荣教授长期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数学分析、数学物理方程、应用抽象分析等10多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钻研教材,讲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语言简练,推理严谨,重视学生思路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能反映本学科的新成就,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他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重视教书育人,为培养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培养了计算数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多名,这些学生不但理论分析能力强,而且在使用计算机方面也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他的研究生都在《计算数学》、《JCM》、《高校计算数学》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已在省内外各单位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力量,有的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有的担任领导工作。
张德荣教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作为主要人员创办了陕西师大计算机工厂,为数字频率计、台式计算机和DJS-130计算机的生产做出了贡献,并且在计算机硬件调试和软件剖析等方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期间,他发表了普及计算机方面的文章20余篇。其作为国家教委教材编委,参加了全国师范院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制订,并受兄弟院校委托,审阅了数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由他主编的高等学校统编教材《计算方法与算法语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选材恰当,概念准确,推理严密,受到兄弟院校的欢迎,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他编著的《PASCAL程序设计》一书,在推广普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提高教学水平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他编著的《逻辑代数初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和魏庚人先生合作编著了《中学教师手册》出版发行后,受到中学教师的欢迎。此外,他还翻译了《微分方程》一书。1984年,张德荣教授组织部分高等院校教师开展计算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并成立了研讨会,促进了计算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他主要指导计算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并发表了《一类具有磁场效应的Schroding方程组的有限差分法》(高校应用数学学报)等论文。他参加完成的《非线性发展方程数值解》课题研究,经专家评审,认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他十分关心数学系计算室的建设,编制了不少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已推广应用。
张德荣教授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学术造诣深厚。外语水平高,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俄文翻译、阅读专业书刊。严于律己,待人诚恳,为人耿直,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在计算数学界享有一定声誉。他曾任陕西省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计算数学教学研讨会理事长和全国计算数学研讨会名誉理事长。
张德荣教授1992年离职休养后,享受厅局级待遇。仍坚持科学研究,他研究的《编写汉字输入程序》软件,利用小学语文课中最基本的知识,如汉语拼音、笔顺等,以边用边学的形式学会用双拼编码达到以较少的击键次数,输入汉字,快捷、方便、实用。他觉得儿童需要开发智力的游戏,编了七巧板游戏程序,从选材到图形精确绘出,分问题和答案两部分,便于儿童学习和掌握。他在职时的治学态度和钻研科学的精神及离休后科研不辍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王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