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中国语言文学
赵克诚

赵克诚,男,汉族,1927年1月9日生,辽宁省海城市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35年9月至1942年8月,在海城南台村学校学习。1942年9月至1945年8月,在奉天第七国民高等学校学习。1945年9月至1949年8月,在东北大学专修班学习。1949年9月至1953年8月,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53年9月至1955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汉语研究生班学习。1955年9月至1988年4月,先后在陕西师范专科学校、陕西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汉语教研室主任。

赵克诚先生一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他从教30多年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不论给中文系学生讲课,还是给函授生、青年教师讲课总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教语音学,一遍一遍领学生大声发音朗读,不断纠正学生的口型发音部位及音调;他教语法修辞学,总是板书大量的例句,深入分析不同的词性、语法结构及其不同运用中的变化规律,直至学生弄懂会用为止。

赵克诚先生培养的进修生较多,上世纪70年代,省内外有些中学和大学教师纷纷申请来我校进修汉语,由于教师紧缺,计划接收的进修生已满,有不少进修生慕名找先生指导,他竟欣然接受,以家里做课堂,给他们指导、讲授,不收一分钱。后来有人问到这事,他笑哈哈的回答:“人家急需这些知识,咱受些麻烦有啥呢?”

赵克诚先生给中文系本科生讲授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写作等多门课程,给研究生讲授近代汉语语法、汉语史、近代汉语专题研究。他要求研究生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贯通汉语史,重点研究近代汉语语法,他说:“近代汉语语法在汉语史研究中是个薄弱环节,现代汉语语法所具有的不同于上古、中古的许多语法特点,在近代汉语时期已基本形成。”鼓励研究生向近代汉语进军,作研究型人才。先生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讲课艺术受到了历届学生的赞扬,因而多次荣获陕西师大教学质量优秀奖。

赵克诚先生汉语知识丰厚,治学严谨,著述较多。研究和教学相结合是赵先生科学研究的特点。在他看来,教学是第一性的,在教学的同时搞科研。他教现代汉语,就编写现代汉语讲义;教现代汉语语音,就编写现代汉语语音讲义,后来由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和撰写的《现代汉语语音》两部书,就是在教学讲义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加工而成的。前一部,作为师大中文系及本省不少兄弟院校长期使用的教材,后一部,荣获陕西省语音学优秀图书一等奖。

《近代汉语语法》一书(1987年8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赵先生研究成果的代表作。该书的底本是赵先生选修课的讲稿,他为什么要研究近代语法呢?他在该书的后记中说,他多年在现代汉语的教学中,深感不少语法问题必须结合汉语史才能讲得清楚,如动词和介词的关系问题。但是,现有的语法史专著大多偏重于上古和中古,而对近代语法却没有系统的整理和开掘。因此,他写《近代汉语语法》采用“上考上古、中古之源,下察现代汉语之流。”该书12章,25万字,论述了近代不同类词和语句的变化过程,从而使汉语按照历史演变贯通起来。让词法、句法论述的清楚明白。这是一个严肃而烦难的选题,具有开创性。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他首先重新阅读近代的名著和《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元杂剧以及当代的政论散文等,字斟句酌地寻找大量的典型例句。其次,给学生开设选修课,倾听学生反响,再作修改。就这样,每年讲授一遍,修改一遍,不断地增加更换范例,不断加强论述润色,最后终于正式出版了。此书问世,社会反响强烈。以高元白为首一些汉语著名教授、学者评论此书“填补了语法史上近代部分的空白。”不仅使人“从中较清楚、容易地了解汉语语法的发展演变线索”,而且“还能使语法、句法中重大的疑难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有的专家说此书“对于研究汉语史有参考价值”。此后,以宋寅圣为首的几位台湾学者来信索购此书,赵克诚先生按原地址将书一一敬送,美元如数退还,他们深表谢意。

赵克诚先生1988年4月退休后,笔耕不辍。《语法修辞与逻辑》(1993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陕西省秘书专业自考生的重点教材,是先生在大病中主编的最后一部教材。1992年春夏之交,赵克诚先生大病过后,病情有所好转,秘书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负责同志看望他的时候,试探性地提出聘请他作这本教材的主编,没有想到赵先生不假思索地说:手不灵活了,只能草拟编写大纲,修改审定,质量把关。爽快地答应了。其后,一起确定了教材编写的目的,任务、质量和时间要求,确定了主要编写人员,由他带病组织分工编写。这部教材,资料翔实,论述精当,科学易懂,易于把握,深受师生欢迎和赞誉。

赵克诚先生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引起社会关注。在《语文导报》(1987年第一期)发表的《近代汉语副词》一文,被专家誉为“研究近代汉语副词的总汇性论稿。”由于他汉语知识宽广,汉语理论深厚,有一定的知名度,被中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研究会聘请为副会长,同时担任陕西省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修辞学会理事。生平事迹已载入《世界名人录》。

赵克诚先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对教学、科研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对教研组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赵先生一生动过四次手术,在他重病期间,还以惊人的毅力修改书稿,编写教材。先生不幸于2000年1月3日逝世,享年73岁。

(刘建国)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