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俊秀,字子英,笔名景迅、若鲁,男,汉族,1909年元月7日生于山西省襄汾县,民盟盟员。1936年毕业于山西教育学院中文系。以后主要在军校、中学、陕西师范大学任教,主讲《现代文学》等课程。
卫俊秀先生在全国解放以后,致力于鲁迅研究。他的学术著作《鲁迅〈野草〉探索》,1954年由胡风主办的上海泥土社出版。1955年胡风受到“批判”,卫先生也因此受到株连,后又因历史等问题被打入牢房长达四年之久。出狱后,被遣送农村劳动。1979年,卫先生的错案得到平反,回到陕西师范大学。1982年,鲁迅研究专家李何林教授认为《鲁迅〈野草〉探索》是解放后第一本研究《野草》的专著。在李先生的大力推荐下,该书于1989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发行。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孙玉石教授认为:《鲁迅〈野草〉探索》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野草》的一部力作。
卫先生不仅文学造诣很深,而且还是当代驰名中外的著名书法家。早年得其兄俊彦、启蒙老师师振堂诸先生指点,学习书法。后来,得到太原书法名家常赞春、田羽翔诸先生的教导。七十余年来,精研苦练,陶古熔今,遂成名家。真、行、隶、草皆善,尤长行草。1980年,他为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亚洲民族馆书写的“神游古国”四个大字,已被该馆定为永久性展品。1992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卫俊秀书法展”,在研讨会上,书画界的专家学者认为,卫先生的书法艺术风格沉雄豪迈,纯正雄厚。其特点是功力沉厚,线条结实,笔法精到,气韵圆浑,变化莫测,意境深远,超凡脱俗,有个性,有骨气。10多年来,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参展,一些作品已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1993年,他书写的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共8幅,被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收藏。山西省襄汾县人民政府1995年建成“卫俊秀书法艺术馆”,同年10月20日举行艺术馆开幕式,将其作品长期保存和展览。
对于书法理论,卫先生一直在深入研究。他平生服膺傅山的人品和书法,于1947年出版了《傅山论书法》,主张“作字先作人”为其研习书法的根本。该书于1985年修订后,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再版发行。1988年5月20日,他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了“谈当前书法艺术的书风问题”,从书法发展历史的角度,对当前书法界的一些不良倾向提出了批评,主张要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艺术。
卫俊秀先生曾任陕西省鲁迅研究会顾问,三秦文化研究会顾问,陕西省文史馆名誉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被陕西师范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聘请为书法教授。1994年11月被首都师范大学聘请为书法博士生考试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在晚年,虽年事已高,仍在不断地进行创作和研究。《卫俊秀书法选》,1989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法《历代名贤诗文选》,1994年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卫俊秀书法》,1997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卫俊秀书古诗十九首》,1997年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卫俊秀卷》,2001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不少专家、学者发表文章和专著,对卫俊秀先生的书法艺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伟大的书法大师”,他的书法艺术“是20世纪中国书法文化的最高成果之一”,“是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他的书法作品,已流传到国内和世界各地,成为珍贵的文化交流礼品和收藏品。2000年,陕西省文联、陕西省美协、陕西省书协等单位授予卫先生“国际文化交流突出贡献奖勋章”。
2002年5月29日,卫俊秀先生溘然长世,享年94岁。中国鲁迅研究会、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国书协、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陕西省人大、陕西省政协、陕西省军区、山西省委、山西省政府、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以及李雪峰、华君武、许麟卢、郑欣淼、沈鹏、欧阳中石、白清才、张保庆、王改民等五百余人发来唁电、送来花圈、挽联,沉痛悼念书法大师。《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导报》、《鲁迅研究》、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凤凰电视台等报刊和新闻媒体,对卫先生的逝世分别作了报导。2002年6月6日在西安市三兆公墓隆重举行了“卫俊秀先生追悼大会”。2003年5月29日,先生的骨灰安葬于西安市长安区风棲山,并立碑纪念。先生的人品和书品将流芳百世。
(赵万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