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教育学
游正伦

游正伦,男,汉族,1926年8月出生,四川省涪陵市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一九八八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职于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教育学会理事,陕西省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教育学研究会理事。

游正伦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教育学。著有《班主任工作》、《教学论》(编著)、《教育经济学》、《义务教育概论》(合编)、《教育学》(合著)等五本著作。在各类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浅谈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勤工俭学为什么能提高教育质量》、《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培养第一流人才》、《试论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略论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教师要重视教学法的研究》、《略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关于深化我国少数民族师范教育改革的探讨》、《试论乐学》、《“看图写话”教学初探》、《要重视具有特长学生的培养》、《略论对学习差生的教育问题》、《必须全面落实毛主席的“三好”指示》、《周总理是坚持毛主席教育路线的光辉典范》、《从学制十年看资产阶级的“量力性原则”问题》、《我试教“教育学”的一些体会》等四十余篇。其中《浅谈体育与智育的关系》一文入选《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第二卷,《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培养第一流人才》入选《中华世纪英才著精粹》一书,《从学制十年看资产阶级的“量力性原则”问题》一文在《光明日报》上全文发表,《我试教“教育学”的一些体会》被《文汇报》全文转载并转登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上。曾获陕西师大“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研究领域中,游正伦教授敢于打破传统理念,大胆创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适合我国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他编写的《班主任工作》一书,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出版的研究班主任的专著,他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新思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不仅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而且还对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和其他从事思想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编写的《教育学》一书,提出了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教学问题的新理念,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而且具体的论述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对实践教学提供了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在《教育经济学》一书中,他力图从中国实际出发,着眼于对教学、科研与实际工作的帮助,吸收古今中外有关教育经济的一些优秀思想和研究成果,详细而具体地论述教育与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对师范院校的师生、广大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和决策机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他随后参与编写的《义务教育概论》和《教育学》,在各研究领域的著作当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基础地位。他在各类学术性刊物中公开发表的四十余篇重要学术性论文,对教育和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起了指引和向导的作用。他是我校最早获得硕士授予权的导师之一,在从教近五十年里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教育学方面的人才。他的学生许多现在都在各个重要的领导岗位上任职或成为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方面的学科带头人。他在学术上主张严谨的学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在教学上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主张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但要学好、用好、掌握好,还要有勇于钻研和敢于向学科中的未知领域进军的精神。他的思想理念被广大学生所认可和接受,并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思想指针。

游正伦教授的传略1993年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家辞典》,1997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和《中国教育专家名典》,1998年入选《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和《世界名人录》,1999年入选《世界文化名人词典》(华人卷)第五集、《中国人才辞典》、《国魂——跨世纪中华兴国﹒精英大典(修订本)》、《世界优秀专家名典》、《中华人物大典》、《中国人才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人才世纪献典》、《华夏精英》、《中国教育家》、《全球华人专家名人远程交流协作网》,2000年入选《中国人才世纪献辞》、《华夏英杰》、《世界华人精英大典》、《光辉岁月》、2001入选《盛世中华英才》、《中华成功人才辞典》。

游正伦教授不幸于2004年因病去世,享年78岁。

(游西蜀)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