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教育学
谢景隆

谢景隆,男,汉族,生于1926年8月,天津市人。1932年至1944年在天津、北京读小学、中学。1944年至1949年8月在辅仁大学、东北大学学习。1949年8月至1954年8月在东北师范大学完成本科及研究生班的学业。1954年以后一直在陕西师范大学工作。其间,1955年12月至1956年9月在北京中央教育行政学院苏联专家班进修。198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11月晋升为教授。曾任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陕西师范大学电化教育专业筹备小组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谢景隆先生出身教育世家,其父谢宝卿(字萍舟),为我国早期留学日本的学生,就读于著名的早稻田大学,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李大钊有很深的交往。毕业回国后担任天津市工商学校校长,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经济建设方面的人才。谢景隆深受其父影响,立志教育兴国,在遭遇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姊妹早夭等重重打击下,都能与命运顽强抗争,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学上进,追求真理。

谢景隆先生从教近四十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教育学、教育概论、马列论教育、外国教育等课程。1981年10月在他晋升副教授时,学校对他的教学工作是这样评价的:“在教学中谢景隆同志态度认真、热忱,备课扎实、细致,讲课一丝不苟;教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善于启发诱导;课外辅导热情、细致。因而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同学们的好评。”1984年获陕西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谢景隆先生作为知识分子,他一贯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真理。在科研中,他既恪守严谨求实的原则又极其富有创新精神。他钻研不辍,总能于平凡之处发现精粹,并写出有独特见解的著作。在专业上,他横跨文理两大学科,学术思维之活跃,把握专业核心之精确,令同道中人由衷称赞。撰写了《普通教育学》、《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等专著;编写和审定了《普通教育学讲义》、《教育学概论》等五部教材;还撰写了《论教育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试论教育的社会职能》、《外国教育现状和趋势》、《新时期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伟大指针》、《破除陈腐的传统思想,充分发挥电教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更新教育思想,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等几十篇有影响的论文。

谢景隆先生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专业功底为教育界同仁所推崇。他曾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教育学会理事、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陕西省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研究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电教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几十年来桃李满天下,数以万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工作在祖国的各行各业。在陕西师大电化教育专业的筹备过程中,他将自己丰厚的教育学基本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与其他同志一起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一无师资,二无设备,三无教材的情况下,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多方招揽专业人才,设法争取资金、设备,于1985年首届招生,开办了陕西省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填补了陕西教育史上的空白。

谢景隆先生热爱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他认为:要教好书,必须自己先做好人。他以一颗博爱之心爱祖国,爱学生,爱家人。在儿子谢滨出国留学之际,他临别赠言:爱国、节俭、勤奋、自爱。叮嘱儿子无论走到世界任何地方,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对祖国不利的事不能做,对祖国不利的话不能说,要做到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谢景隆先生在同事和学生心目中也是一位忠厚、诚恳、深值信赖的朋友和师长,凡事他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方设法为他人排忧解难,而为自己却考虑得很少。在他心脏病第二次发作时,情况十分危急,救护车等候在楼下,但他还是坚持自己口授由家人记录完成了对一个研究生论文的评定。在医生的催促下住院治疗,到医院就进了重症监护室。谢景隆先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人、为学都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1986年被评为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谢景隆先生热爱生活,情趣盎然。他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文艺活动,足球、游泳、摄影都曾是他的长项;他对机械电气方面的原理及维修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时常说自己如果当初学了理工科可能比现在要有成就;他还擅长烹饪,许多朋友和学生对他的厨艺赞赏有加;老伴热衷时装表演,他精心出计献策,帮她打理服装道具;高兴时他还会唱几句戏文以及流行歌曲,只可惜天生五音不全,每每使搞音乐的儿子忍俊不禁,掩耳求饶……。谢先生有着豁达的人生观,在他心脏病已十分严重,多次住院抢救的情况下,仍能坦然面对,以昂扬达观的态度与疾病抗争,从未流露出一点颓唐消极的情绪。他在病榻上依旧热切地关注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精心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就在他去世的前几个小时还在为全国电教会议的筹备操心劳顿、他给远在国外的儿子的信只写了一半,在信中倾诉了对儿孙的期盼思念之情。他还似乎有很多事情要做……。

谢景隆先生1992年3月逝世,距今已有十五年了,但他严谨的治学作风,深厚的学养,以及高尚的道德风范,是他爱的人们和爱他的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雷虹 谢平)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