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丰,男,1923年出生于陕西省澄城县。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热情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澄城和西安从事学生运动。全国解放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编审室编辑。1953年开始,先后在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研究工作,曾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1959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中断教学、研究工作达15年之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重新恢复工作。
成一丰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工作。他除了给本校学生和研究生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革命史、马恩列斯毛著作选读、哲学专题研究、管理哲学、列宁《哲学笔记》研究等课程外,还给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哲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讲授列宁《哲学笔记》研究课程。他讲课认真,诲人不倦,重视教书育人,深受学生欢迎。他培养了4届研究生共28名,其中多数已成为所在单位教学和科研的骨干,有的还考取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成一丰教授治学严谨。他结合教学,潜心钻研列宁的《哲学笔记》。他撰写的《< 哲学笔记>与黑格尔哲学》一书,以独特的方法融会贯通列宁所摘录的黑格尔哲学著作,总结、提炼出列宁的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与列宁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系列论文《论假象》、《假象与极左路线》、《假象·错觉·谬论》等,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假象的客观性思想,把人们长期混同的假象与错觉区别开来,提出了“假象——错觉——谬论是认识过程中一条与现象(感性认识)——本质(理性认识)——科学理论相对立的错误路径”的思想。他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关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折,上升为理论。《客观性,真理唯一特性》一文,提出了“客观性是真理的唯一特性”的观点,论证了真理的客观性不以任何人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批判了把发现和利用真理的人的阶级性等同于真理的特性的错误认识,在当时起到了解放思想、批判“两个凡是”的积极作用。《论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渗透》一文,提出了“必须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的宏观调控”的观点,该文在1990年11月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讨论会上宣讲后,被与会代表认为具有“独到见解”。《管理哲学概要》一书是成一丰教授深入研究应用哲学的重要成果,该书被国家教委西北高校干部培训中心指定为教材。他撰写的《卓越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英明在谦逊中闪耀光辉》等论文,深入研究了周恩来的思想、品德和作风。文章从多角度阐述了周恩来英明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和谦逊的作风,以及三者交相辉映、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伟大人格,给人们以深刻的人生启迪。成一丰教授多年来虽经坎坷,仍坚忍不拔,辛勤耕耘,先后发表论文近30篇,共中有10多篇先后被国内报刊转载。1978年以来,他先后被推选担任陕西省哲学学会副秘书长、副会长、会长,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老年理论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哲学学会名誉会长。
现在,成一丰教授仍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究,他已就“假象”问题写出近20万字的新著《假象论》。他把假象范畴引入认识论,深入分析了人的认识过程曲折复杂的原因,以及如何识别假象的方法,这一成果对于全面揭示认识规律有重大意义。
(龚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