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政治学
侯 征

侯征,男,汉族,1933年7月生于陕西省镇巴县的一山村。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家在旧社会虽有一些山坡地,但由于没有水利设施,无法抗涝和防旱,是实足地靠天吃饭。在天时不好时,常常歉收,口粮缺口很大,不得不用瓜菜和稀粥充饥。初小是在农村上的,高小是在县城上的。在县城上学费用大,除书籍、文具费外,还增加了报名费、学杂费和房租费等,这些费用全凭他父亲背柴卖钱来支付,实在不易!

上完小学后,本应升入初中,由于家庭经济能力不允许而应辍学,但他被保、甲长列入了拉壮丁的对象,为了不被拉去当炮灰,其父母被迫让他上初中,上初中为什么能躲过当兵呢?那是由于当时的“镇巴县立初级中学”是县里的最高学府,考上该校的学生被视为本县的“精英”,可以缓服兵役。上初中比上“高小”所需的费用高很多倍,家里是无法承担的,为了解决上学的经费,其父母每学期开学时,则到处拉借,甚至不惜借高利贷。他上初中拉的账,直到大学毕业后,才用所得工资还完了最后的几笔。

初中毕业后,被安排在本村“六一”小学任教,该校有学生20多人,教师只有他一人。

1951年暑假,他用了两天时间步行240华里到西乡县城,报考西乡师范学校。一个人第一次出远门,既担心遇上土匪,又害怕走错了路,心情十分紧张。虽然脚掌起了血泡,身体十分疲劳,但是一进考场就把它们抛到了脑后,在一定要考上学校的决心支配下,他开动脑子,认真作题,一举敲开了西乡师范学校大门。在该校的三年里,他学习刻苦,要求严格,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先后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和班长,毕业时还被学校保送考大学。

1954年他和同乡江崇国在汉中市参加高考,并获得了成功,他们的大名还上了《群众日报》(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这就是说他们不仅“榜”上有名,而且还“报”上有名,当该报纸到达镇巴县时,乡亲和同学不仅热烈祝贺,而且还大加传颂和夸耀,说镇巴县出了两个大“举人”,还说他们为镇巴县创造了三个第一:首先他们是镇巴解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其次他们是镇巴县历史上,出身劳苦阶层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还是镇巴县在《群众日报》上有名的第一批大学生。

1954至1956年在西安师范学院政教系学习,他上学期间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表现好,做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学的第一学期结束时被学校授予优秀生,一年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时,则留校工作。1956年至1999年先后在西安师院、陕西师大政教系任教。其间于1962年秋到1963年夏,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一年,主要进修《资本论》。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仅读书笔记就写了6大本。他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极大地加深加宽了我的专业知识,为后来从事《资本论》教学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的一些有影响的科研成果的观点或思路就是在那时萌芽或露头的。”侯征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陕西师大周至分校临时党总支副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政教系副主任等职,1994年至1995年任陕西师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和政治经济学院职称评审委员,1995年被陕西省学位委员会聘为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评估“通迅评议专家组”成员。其间1988年被选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1995年被选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教学和科研是侯教授奋斗的主战场。他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他认真备课,对讲稿或讲课提纲反复修改,做到精而又精。讲课也很得法,教学效果好,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因此,他曾获得过陕西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侯教授深知科研的意义和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他十分重视科研并不遗余力地搞好科研。据统计曾出版专著、教材、教学大纲和辞典十二部。其代表著作有:《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与现实》(1989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1990年天则出版社出版)、《政治经济学概念辩析》(198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简明教程》(1990年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唯物辩证法是〈资本论〉的根本方法》(1981年《学术月刊》第5期)、《“温饱线”初探》(1989年《社会科学论坛》第6期)、《我国农业问题的症结及其对策》(1989年《争鸣》第5期)、《社会主义商品拜物教和我国的经济改革》(1989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等近百篇。纵观他的论著主要是教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一些有创见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治贫致富的研究和对农业适度规模的探讨均有建树。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马克思《资本论》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而不是什么分析的方法;他认为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的增殖同价值规律的矛盾,而不是在流通中和不在流通中的矛盾;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商品拜物教,我们的改革就是要透过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他认为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没有过时,但不同意把无产阶级贫困化区分为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认为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力的价值是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实质和核心;他认为我国平均分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应适时适度地向规模经营发展,但不是否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以它为基础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他认为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运行的需要和形式,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经济,并不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后才奔跳出的市场经济。侯征教授科研的显著特点是,不赶时髦,不赶浪头,他的科研课题主要来自教学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来自教学的课题完成后,再返回到教学中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他的科研课题的完成不是靠在书斋中苦思冥想出来,而是建立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量占有资料和运用资料的基础上。他在搞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课题研究时,曾亲自组织并参加调查涉足陕西省6个地市,先后获得三百多万字的资料和调查报告。正因为如此,他完成的课题研究水平高。他撰写的《唯物辩证法是< 资本论>的根本方法》一文,于1981年获得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1989年获得陕西师大奖励一级工资,1983年获得陕西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他最大的爱好和最重要的健身办法是打网球,每天至少打两个小时,并从不间断,他曾多次参加全国、中国西部地区以及省、市的网球赛,并多次获得名次。 (少飞)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