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文,男,1921年出生于陕西省周至县。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46年7月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52年和1956年分别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进修。历任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经济研究室主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袁博文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论》和经济学说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担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期间,主要为研究生讲授经济学说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和政治经济学专题研究等课程,科研工作也集中在上述几个方面。他主编过许多经济学原理方面的著作和教材,发表了《必须改革商品流通体制》、《评“赤字财政无害论”和“通货膨胀有益论”》等论文。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又紧密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他对《资本论》和经济学说史有深入的研究,主编过《政治经济学史简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史》、《简明〈资本论〉辞典》。在《学〈资本论〉的现实意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如何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经济学说》、《评考茨基编〈剩余价值学说史〉》等论文中,用具体事实批驳了所谓《资本论》“过时了”的谬论,运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进行认真的分析、评价,既批判它们的庸俗因素和错误成分,又肯定其中的合理因素和科学成分,说明如何用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据统计,袁博文教授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8本,编写教材9本,发表论文50余篇。由于他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积极努力、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被推选担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陕西《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史研究会理事、陕西外国经济学说史研究会会长、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理事、陕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金融学会理事等职务。
袁博文教授治学严谨,讲课认真。80年代初在国家教委委托举办的《资本论》进修班担任《资本论》课程的主讲教师,由于教学效果好,受到学员的欢迎。他担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与其他导师共培养了四届研究生,他重视教书育人,既抓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质量,又注意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因而各届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科研能力和政治思想觉悟方面都提高很快,毕业后逐渐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有一些研究生还考上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党校的博士研究生。
袁博文教授曾担任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常委、文教工作委员会主任、民盟中央学习委员会委员、省民盟电大工作站站长。他结合参加民主党派工作的实践,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参与撰写了《统一战线简明教程》一书,发表了《正确认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政党体制的特点和优点》等论文,显示出了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袁博文教授退休后仍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研究,深入钻研剩余价值理论史和马克思的大量经济学手稿,为撰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而笔耕不息。
袁博文教授不幸于2005年2月8日逝世,享年84岁。
(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