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学校领导
张肇民

张肇民,汉族,男,1929年2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毕业于中央高级党校师资部。1945年2月在本县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在招北县任区青年抗日救国会干事、会长等。解放战争期间:任县民政科员、胶东建设学校中队长等,期间曾任支援鲁南大会战运输队副教导员,荣立二等功。建国后曾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教育助理、副股长;交通大学(上海)政治辅导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列教研室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校办主任、校务部部长、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等。1989年离休。

附:《点滴做起朴实为人——记我校优秀共产党员张肇民》

“做人,首先要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要不负人民的重托,勇挑历史的重任。要把国家的利益、全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必要时愿为它牺牲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我校原副校长、离退休干部张肇民同志在交大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座谈会上,满怀激情地道出了自己人生的感悟之言。

多年来,张肇民同志就是这样以他坚定的信仰、激越的情感,一直活跃在党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他更以自己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温暖的情怀,一直关心和帮助着周围的群众。

老年人的好朋友

今年76岁的张肇民同志,是一位有6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亲历了抗日战争,始终奉献在教育战线,离休后他又自愿当起了周围群众的“勤务兵”。在他周围,无论是教授、干部,还是普通工人,他都能诚恳、平等地与之沟通,同群众保持着广泛密切的联系。他严于律己、开拓进取,从点滴做起,处处发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多年来,他经常坚持打扫居住楼的公共卫生。当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寒冷的天气让每个人都舍不得离开温暖的房间,而张肇民同志这时却在外面扫雪、铲冰,为大家出行的安全尽一点自己的责任。有时邻居家的电视机坏了、水管漏水了,他比谁都着急,总是热情主动地帮助邻居联系尽快修理。居住楼门洞的防盗门锁坏了,他经常主动修理,有一次他买来新锁,并配好钥匙发给大家。他的这些细小行为常使周围的人感动,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在离退休老同志眼里,张肇民同志是一个热情而精力充沛的人,他积极组织、参与开展适合老同志特点的活动,担任门球队的队长,关心和团结同志,带领大家坚持锻炼身体,常年如一日和几位同志一起主动承担打扫、维护场地等公益劳动。

在他担任学校老龄委副主任和离退休总支副书记、分党委委员期间,他把反映和帮助解决老同志的困难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非常注意学习、钻研相关的政策文件并经常征求和听取大家的意见。他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大家有事都喜欢找他谈。他对老同志中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及家庭生活困难,总是按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帮助解决。他能坚持党性和政策原则正确对待、处理问题。坚持以合理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个人和群众的诉求。坚持以政策规定做群众工作,统一思想,解决问题。

对一些身体不好、生病住院的老同志,他主动关心、登门或到医院看望。离退休老同志的困难,他总是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帮助。记得一天夜里他接到一位老同志突然发病的电话,而这位老同志子女又不在身边,他立刻起床找来一辆车,将病人送到医院。在救治过程中,他挂号、交款、取药等,跑前跑后地忙了半夜,直到凌晨病人的病情稳定后他才离开医院回到家里。病人家属十分感动。

对离退休工作,张肇民同志也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帮助,他经常提醒和告诫办公室的同志:做离退休工作要对老同志有感情,注意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为老同志服务要诚恳热情,处理问题要慎重,要讲政策。要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起来。他还主动协助办公室做了很多工作,每当工作人员遇到一些困难时,他总是热心地帮助出主意想办法。

党的好干部

1989年张肇民同志办理了离休手续,但他并没有在这生命历程转折过程中停止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依然以爱国、爱校、关心学生思想教育和为群众办实事谱写着自己的人生。

他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工作、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放在自己心上,自觉维护稳定大局,积极支持现职领导同志工作,经常在学校领导召开的座谈会上就有关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为现职领导当好参谋,发挥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政治优势。他多次参加考查干部、评定职称等工作,表现出他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和党性原则、政策水平;离休后他曾继续从事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和高校改革的研究,他撰写的以及与同志合写的两篇论文分别获得学校的一等奖和三等奖。

他在任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期间,坚持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布置,认真地安排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生活,团结支委和党员,尽力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每次讨论会前他都认真学习充分准备,并结合老同志的特点,安排党支部活动,力求每次讨论能提高认识,收到应有的实效。他勇于坚持党性原则,注意做好党员思想工作,在讨论一些社会现象时,他既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又能坚持正面引导,保证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的质量,维护老党员的群体形象。

对他所担任的离退休总支副书记和分党委委员等工作,他总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经常在党委会上提建议出主意,解决难题,改进工作。近几年,他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提出不少改进和加强离退休分党委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引起委员们和领导的重视,对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党委的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表现了一位老党务工作者的水平。

新时代的老战士

在周围人的眼中,张肇民同志为大家做的已经够多了,但是他却认为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有效、更广泛地为大家服务,年迈的他坚持与时俱进、乐观向上、虚心好学、永不满足。不仅平时认真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武装头脑。他先后还学会了电脑操作、上网浏览、发电子邮件等等,还参加老年大学书法班的学习,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了提高。

这几年,他通过电子邮件同一些教师和干部进行沟通交流,不但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信息交流和相互学习,而且他还经常把一些重要或有用的信息,发给学校有关部门以供参考。2003年SARS初期,他从互联网上看到有关信息,立即给离退休处领导发信,引起了领导重视,及早在老同志中部署了宣传、预防等工作。

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也总是能站在最前沿,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法轮功”事件之后,他积极建议学校党委和离退休总支加强对党员和职工的教育。在一次离退休党委召开的会议上,他积极宣传党对“法轮功”处理的有关政策,对参加过“法轮功”修炼的同志语重心长地进行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心下一代的慈爱长者

作为学校首任关工委主任的张肇民同志,在校党委领导下,和其他委员一起在组织老同志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得到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使关工委的工作很快走上轨道、打开局面。为了使这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他主持讨论、制定了学校关工委章程,为这项工作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深知搞好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对于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念新一代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为此,他和其他委员一起发动和组织老同志参与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帮助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将协助学院党组织搞好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了与学院和学生党校的联系与配合。

他身体力行,积极带头参与大学生的党组织建设工作。他提倡两代人之间的双向交流和相互理解。在他给大学生讲党课时可以看出,他以以诚相待代替了居高临下的说教,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他总是抓住同学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联系自己的革命经历和学习体会,并加以翔实的史料进行有关论述。有学生说:听张老师讲党课,会使人感受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得到的教诲使我们受益一生。

为使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他特别注意调查研究,为此他与其他同志撰写的论文曾获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在党委领导和大家共同努力下,我校关工委也受到了国家教委、中国关工委和陕西省的表彰。

在张肇民同志为党和群众默默奉献的同时,他也得到了学校党委、陕西省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我校优秀共产党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老有所为奉献奖、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被陕西省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和陕西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务工作者。

多年来,张肇民同志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执着和热情,离而不休,用自己真情和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群众和学生思想教育,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政治本色。他满腔的爱国豪情、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贞、对人民的无私奉献,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摘自《西安交大报》作者:谢霞宇)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