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物理学
周衍勋

周衍勋教授,男,安徽省安庆市人。汉族,九三学社社员。生于1914年11月,193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是我国著名的光学专家、教育家,我校物理系教授,西安师院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光学教研室主任、激光教研室主任、我校第一届光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光学学会全息和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理科教材编审委员,国家首届硕士、博士学位物理学科评审委员,《光学手册》、《光的世界》、《物理学史》、《中国科技史料》、《中国物理学的里程碑》、《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物理学家论文选》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辞条的编写人。陕西省物理学会理事、陕西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大九三学社前主委等职务。

周先生长期从事高等学校物理教学工作,曾在中法大学理学院、中正大学、桂林师范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学院任教。1955年经原西北大学校长、著名学者岳吉力恒先生举荐,举家西迁支援西北文化教育建设,在西安师范学院任教。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通英、法、德、俄四种外语。50多年来,他先后讲授过普通物理、物理学、理论物理、理论力学、原子核物理、量子力学、高等光学、近代光学、物理学史等10门课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教学和科研骨干,他的学生有的早已是高等学校的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院士,有的是国家科研攻关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专家和组织者。周先生在1961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1979—1988年,培养了八届10多名激光全息和激光光谱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兼任西安公路学院物理学史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聘为清华大学等7个单位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审阅、答辩评审委员。他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由于他在教学研究方面的成绩突出,曾获原教育部大学物理实验奖,1985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

周先生多年来在光学研究方面卓有成效,早在1958年,就从事固体发光材料的研究,曾研究出多种光致发光和场致发光材料,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此校党委曾给周先生颁发“技术革新积极分子”的奖状,在此基础上,主持并创立了中科院陕西分院应用光学研究所(这个所后来合并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所里的许多同志后来都成了光机所的骨干力量。1982年又创建了陕西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和激光研究室,为我校首批学位点建设和西北地区的光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研究范围广泛,在固体发光、激光全息、激光光谱、物理学史等方面,又独有见树。1985年他组织研制的《透镜成像》、《光的折射》录象片获得教育部大学物理实验奖;《伽柏全息的一种新物理意义》获陕西省科协优秀论文奖;《测定激光发散角仪》获1985年陕西省高教局科研成果二等奖,该仪器已正式定型生产;同年他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由省人民政府授给证书;1990年国家教委赠予他高校科技四十年荣誉证书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石雕一座;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授于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国家教委1990年授于他从事高教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1991年又授于他高校教材建设做出贡献的纪念证书,中国物理学会发给他从事五十年以上做出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工作者奖章。被列入1990年《陕西科技精英》第一集;被列入1992年版的《当代中国自然科学学者大词典》;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I B C)列入《世界名人辞典》,并发给荣誉证和银质奖章。

半个世纪以来,周教授不但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发展祖国的物理学事业上,,还先后在多种刊物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代表作有《试论‘墨经’中的光学成就》《中国古代光学的发展》、《菲涅尔对光的波动说的贡献》、《西安半坡小口尖底瓶的考证》、〈蔡斯和阿贝及近代光学工业〉、《光学测量的发展》、《1900—1960年法国的光学》、《不用狭缝的两步彩虹全息》、《法国光学家弗朗松》、《读沈括梦溪笔谈》、《光的衍射实验》、《氩离子激光器的布局与输出功率的计算》等。都在《物理通报》、《陕西师大学报》、《自然杂志》、《物理》等高层次刊物上发表。译校出版的专著有《用于辐射分离的光学滤光片》、《光学的近代主题》、《全息学》、《激光问世以来光学的发展及其应用》。他精心指导下的研究生论文《索尔双折射滤光》,《全息散班相关技术及其应用》,曾在1987年ICO—14的国际光学学会入选交流,并收入该会议论文集。

周先生热爱光学事业,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他多次不辞劳苦的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曾与诺贝尔奖获得者肖洛在上海进行长时间交谈,并先后邀请法国光学家弗朗松、美国光学家李星海和哈佛大学霍耳顿教授、德国物理学家纳赫蒂格尔等来西安讲学,带动了我省物理科学的研究,促进了我省激光科学的发展。他亲自出面、多次协商,建立了我校物理系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华东师大物理系的长期科研协作关系,为我校培养光学硕士研究生和激光光谱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丰硕成果。

周衍勋先生为人耿直,性格内向,生活朴素、淡泊名利,平易近人,兴趣广泛。“文革”期间,虽遭受残酷迫害,但周衍勋先生从未改变他做人的原则,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文革”结束后,周衍勋先生并没有因为受到冲击产生怨言,而是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他以“愿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的箴言不断激励自己。特别使我们难忘的是,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创刊不久的艰苦岁月里,他身兼撰搞、编辑、排版和校对等工作于一身,一个人默默地苦斗着,为杂志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即是身患重病住院期间,仍坚持处理学术搞件和著作出版等事宜。周先生为人耿直,性格内向、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兴趣广泛,关心学生和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深受师生爱戴。他在年近八旬,身体多病时,仍在孜孜不倦地认真学习日语和关心了解日新月异发展着最新学科以及物理学和光学领域的研究动向。

周衍勋教授因病于一九九六年七月九日逝世,享年82岁。

(杨宏娥)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