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儒,号书舱,男,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江安县。祖辈世代务农,至父辈周孝廉始由乡入城,习手工业。传儒5岁入私塾,读诸杂志书。6岁入小学,虽为新学,但经史仍为重点课程。传儒幼极聪慧,过目成诵,《四书》、《五经》、南北朝骈文、唐宋明清古文及《古文观止》数百篇,在小学时已能背诵如流。幼年打下的古文功底,影响了他一生的治学风格。
传儒14岁时,值省督学来江安查学,召集全县中、小学生会考,国文题为《学贵有恒论》,传儒获第一名。师长亲友为之欣喜,乃聚资送其往省城省立第一中学就读。
中学毕业后,传儒因家贫,本想谋一教职以养家,适逢北京师范大学在成都招生,该校公费解决学生衣、食、住和讲义费用,时报考者逾300人,传儒以前三名录取。家贫无路费,省教育厅厅长向楚发给银币50元,始得进京入学,被分配在史地系。
北师大毕业后,传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著名作家、学者叶圣陶、沈雁冰、郑振铎、周建人等,其时也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传儒思想,学问,深受其熏陶感染,才华日渐崭露头角。1923年至1925年,撰写了《新摘世界史》、《意大利现代史》、《四川地理》、《南美洲地理》和介绍批评人物史观,综合史观,经济史观,地理史观的论著,翻译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地理部分。
1925年,传儒以全国前十名考入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师从国学泰斗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大家,诸师学问的博大精深,令传儒叹为观止。梁启超开讲《历史研究法补篇》,《儒家哲学》,《古书真伪及年代》,讲课不用教材,自拟大纲随堂开讲,洋洋洒洒,挥洒自如。讲课时令传儒笔记,整理后皆成精美论文,随堂分发,前后两年,竟集成数十万言。传儒博学强记,勤奋刻苦,深得梁启超器重。时因家贫,传儒课余在中学兼课以收入济弟妹读书。梁得知后竟一次赠以银币400元,嘱其汇家中备用,勿再兼课,集中精力治学。研究院学习的两年,传儒下决心继承并发扬光大自乾嘉以来之百年的学术成就,探其宝库,穷其源流,究其根本,于经史子集之外用新方法新思想另辟蹊径探讨问题。
1927年,传儒于清华研究生院结业。曾先后在暨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至1930年,才华横溢的传儒在教书之余便完成了《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界的新派别,新趋势》,《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书院制度考》等论著,皆正式发表和出版。
1931年,传儒以历史学全国第一名考取官费留学,入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专攻世界史和近代外交史。
传儒的导师荷兰罗斯,田波烈皆近代史,外交史泰斗,所编的《欧战史料丛刊》被国际史学界奉为欧洲近代史经典。在近代外交史上,“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为探究最深,争论最烈的题目,传儒以研究“英德同盟”为突破口,去英国档案馆,外交部寻找第一手原始资料,均无所得。导师荷兰罗斯助他去殖民部,找到张伯伦秘密记录,真相才得以大白。因《欧战史料丛刊》未介绍这桩公案,是近代外交史上的一大漏洞,传儒的研究弥补了这项空白。为继续研究“英德同盟”,传儒跟踪材料到德国任柏林大学从哈同教授学习,1936年完成博士论文,获博士学位。
1937年欧战爆发,传儒既不能返英国,又不能留德国,只得中断研究回国。归国后正逢国难,辗转执教于流亡的东北大学等校。1944年,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传儒应校长郝耀东先生之邀,任陕西省立师专史地科教授。主讲《中国上古史》、《中国中古史》等课程。陕西省立师专在省女中的校址上建校,办学条件很差,传儒住在学校提供的陋室中,除每周6学时的授课外,潜心著述,迁延八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西伯利亚开发史》、《纠正叶恭绰论中俄密约》等著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传儒到东北教育学院、辽宁大学等校任教。正值英年,本拟于史学和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将自己多年的成果报效于祖国时,却被错划为“右派”,由教授降格为资料员。周传儒负气不就“资料员”之职,乃以拾破烂为生计,凡二十一年。其间书籍资料被查抄、不准进图书馆、各杂志书刊不收文稿,万难之中,凭其博学强记仍写出了不少回忆性总结性的文章:《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界变迁发展史》、《戊戍政变轶闻》、《梁启超与王国维》、《史学大师王国维》、《李鸿章环游世界与中俄密约(1896)》、《兰亭序真伪问题考证》、《原始积累与独占公司》等,皆于“右派”平反后悉数发表。
1979年初,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传儒之子周阿斗在美国报界任职,乃托国会议员投书邓小平要求寻找离散30年的父亲。邓小平同志回国后,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查找。月余,即在辽宁大学找到。当局乃迅速为之平反昭雪,恢复教授职务。同年十月,周阿斗带着妻、女回国探亲,离散30年的父子终得以团聚。《人民画报》为此作了整整两页的专题报导。
1983年,83岁的周传儒去美国华盛顿、纽约等大学讲学、考察,他学识渊博,赢得了国外文学界的高度评价。
传儒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英因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史学会顾问、辽宁省政协常委等职,“九三”学社社员。
1988年,传儒病逝于辽宁大学,享年88岁。
(摘自四川省江安县网站,有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