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冷泉,男,生于1901年,安徽颖上县人。1925年在南京东南大学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是东南大学党的负责人之一。1928年春天,东南大学学生、共产党员齐国庆、王崇典二同志被捕,他冒险到安徽营救,几乎被捕。同年参加魏野畴领导的太和暴动与王景瑞等参加的江苏句荣县的茅山起义。1930年10月,他在反蒋的冯玉祥系统陕西省党部宣传部任秘书期间,继续从事进步活动。1932年赴潢州参与策动吉鸿昌将军起义。1934年,在《西北文化日报》社任职,因参加进步活动被捕入狱。1936年,我地下党还通过他领导过西安师范学校的学生运动。“西安事变”后,他参加我党领导下的“工作组”,赴华北宣传。同时,又与宋绮云等同志一起将包括曹先生自己股份在内的私人集资购买的《西北画报》印刷机器派人送到延安,还帮助介绍陈豪、朱棠等革命青年到延安。1946年曹先生在西安兴国中学任教时,因坚持进步立场,受国民党迫害而离开西安。解放前夕,在安徽大学与进步学生组织迎接解放军渡江。
曹冷泉先生是我校面见并亲耳聆听鲁迅先生教诲的少数教师之一。1934年,曹先生的文章曾经鲁迅先生的举荐发表。1935年,曹先生到上海鲁迅先生的寓所拜会鲁迅先生,亲耳聆听鲁迅对30年代我国文坛的看法及对先生的嘉勉。
解放后,曹先生曾任安徽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政协第三、四届委员、西安市雁塔区人民代表、民盟陕西省委委员等职。
曹先生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毕生勤恳,为人耿直,在师生中享有美誉。尤其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他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去完成。他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又深入中学实际调查后编写了一部《语言教学法讲义》。为了听取中等学校教师的意见,邀请西安中学、宝鸡中学、西安师范学校等15所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对该“讲义”进行深入的讨论。晚年,先生病魔缠身,但斗志不减当年,伏案治学、挥笔撰文,他撰写的《杨虎城将军诗传》《吉鸿昌将军颂》《宋绮云与“西北文化日报”》和《清初陕西爱国诗人屈复》等诗文约数十万字。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曹冷泉先生临终前遗言,将其所藏的图书资料捐献给校图书馆。先生不幸于1980年11月30日逝世,享年80岁。
(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