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惜吾,曾用名环家珍,男,生于1097年7月7日,江苏如如皋县磨头镇人。
环惜吾教授自幼在家乡读书,得到几位优秀教师的耳提面命,收益匪浅,因对教师职业颇感兴趣。中学毕业就投考到本县省立代用师范学校读书,预科学习一年,本科学习四年,他年轻好学,除学好功课外,还作为组织者之一,参加如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当时反基督教游行等活动。1926年师范毕业,在本县私立小学任教半年后,代用师范学校的实验小学试办复式学级,他应聘回校任教。因他在实践中对复式教学有深入研究,同时有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曾被称为复式教学专家。
环先生在复式教学研究中,深感学力不足,于1929年报考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继续学习。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福州师范、河南信阳师范,河南淮阳师范等校任教。1941年10月起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工作了三年后,受师友的邀请,1944年8月到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任讲师,兼任训导主任职务。1946年8月,任广西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先后讲授过《教育学概论》《教育心理》《西洋教育史》《中学普通教育法》等课程。
194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留学。以教育哲学为主科,中等教育为辅科,1950年获硕士学位。留美期间,先生在学习之余对美各级教育机构及社会文化事业机构,进行了广泛考察,并利用美国出版物众多的便利,对苏联哲学及教育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环惜吾教授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和其他留美同学一起,经过不懈斗争,突破重重阻碍于1950年4月回到祖国。由中央教育部介绍,1950年6月至12月在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1年被分配到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任教授。主要承担《外国教育史》《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在校期间参加过商洛专区山阳县的土地改革、三反等运动。
1954年至1984年先后任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其间于195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6年3月至9月在泾阳县兴隆公社兴隆大队参加“社教”。“文革”中,因所谓“备战”需要,曾随学校迁至永寿县长宁公社,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接受贪下中农的“再教育”。回校后,又被分配到泾阳县船头大队参加劳动锻炼。因教育系和教育研究室相继撤销,学校将环惜吾教授安排到化学系做教学管理工作,先生毫无怨言,在化学系办公室工作长达4年之久。1974年教育研究室恢复建制,先生又开始了他的教育研究工作。1978年教育系恢复招生,师资严重匮乏,环教授虽年已古稀,身体状况不佳,仍坚持上讲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承担着培养研究生的任务。
环惜吾教授,长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早在1947年就有复式教学研究的论文发表。1947年至1948年《广西日报》曾逐章连载了环教授撰著的《教学原理及其应用》,后来由广西大学印成单行本。先生还有《杜威的哲学理论和教育学说》专著及译著《教育社会学》出版。发表有《抗战建国期间师范教育应有的动向与设施》等教育论文20多篇。解放后,环教授仍著述不辍,先后发表的教育论文有:《夸美纽斯教学原则的初步分析》《评夸美纽斯的教学论》《英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和近况评介》《英国教育家论教育理论的性质》《英国劳顿课程研究和理论与实际》《试论皮亚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等10多篇。
环惜吾教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待人诚恳,态度谦虚,生活简朴,平易近人,深得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环惜吾教授于1984年7月3日与世长辞,享年77岁。
(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