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陕西师范大学
毛世武

毛世武,男,汉族,1931年2月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中共党员。

  1939年至1943年在临潼马方村读小学。1943年至1945年在当时的临潼县中心小学就读,因在春季毕业故在中心小学(现为临潼华清中学)补习半年,同年升入该校初中部学习,1949年8月考入该校高中部,1950年2月转入陕西省第二中学(现为陕西师大附中),1951年保送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历史组学习。

  1952年10月因工作需要被选送西北公安干部学校学习。1953年1月返回学校在人事组工作,同年调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建校委员会任秘书,负责沙石、木料等建筑材料采购工作。

  1955年初至1963年上半年,先后在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工作,曾任伙食管理组组长、管理室主任、管理科副科长及科长等职。这一时期因初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他在任职期间,在伙食管理方面做了如下工作:(一)建立了拿得出,用得上,既有烹饪技术又有一定觉悟的炊管人员队伍,这支队伍在应对和克服各种困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应对1955年因国家颁布粮食定量供应的政策而引起的各种矛盾,这种矛盾在1959年至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更为严重,师生吃不饱,体重下降,各种疾病随之而来。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粮食政策,确保师生员工填饱肚子,吃饱吃好,这支队伍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改善伙食,他们种菜、养猪、磨豆腐、做豆浆,以补充师生营养,同时在瓜菜代上做文章,做出“无米之炊”,保证师生渡过难关。(二)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当时情况的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建立起了一套透明的、民主的三结合(管理人员,炊事员和师生代表)的管理体制——伙食管理委员会。这个制度开通了民主监督和对话的渠道,使管理工作更加透明;这个制度调动了吃、管、做三方的积极性,把单纯的消极监督、旁观甚至对立情绪变成了三方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千方百计办好伙食的统一体,在日常管理和克服各种困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保证作用。

  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多次表扬和奖励,其经验也在《光明日报》上作过报道,他被省高教局副局长李瘦枝(后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誉为伙食管理专家。期间于1959年8月至1960年7月在省党校学习一年。

  1963年任陕西师大总务处党总支副书记,同年被选为党委委员。1964年8月至1965年6月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是年返回学校任总务处党总支书记兼副处长,主要搞党务并协助处长工作。

  1966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批斗,监改。1970年被任命为后勤部委员,因身体有病在家休养。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任校革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党总支副书记。1972年下半年到泾阳农场劳动。1973年任化学系党总支书记。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教工中的恩恩怨怨较多,为尽快地肃清林彪、“四人帮”的影响和流毒,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他团结全体师生员工,把解放了的思想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上来。在此基础上为适应师生员工的迫切要求提出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请那些影响深远的专家、学者来讲学或作学术报告,以便使教师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同时引进少数有教学经验又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来系内任教,充分发挥科研领头人的作用,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去,积极争取参加全国或区域性的学术会议和高校教材编写工作。由于代表了教师的要求和愿望,这一做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了实效,使教学、科研冲出了“四人帮”的禁区,走向了正常发展的轨道,因此受到了党政领导的首肯,也受到了副省长兼教育局长林茵如和省委科教部有关同志的赞许。

  1980年他被选为党委委员、常委,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部长。当时,尽管“四人帮”已粉碎,但其流毒和影响尚未肃清,加之,青年学生受社会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有许多混乱思想急需反正,特别是在社会上,青年学生中不重视和要求取消辅导员倾向仍然存在,辅导员也为自己前途和去向而担忧。因此,要想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稳定辅导员队伍是当务之急。在党委重视和支持下,就辅导员领导体制的范围、渠道和工作方法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规定辅导员属教师编制。这就解除了辅导员后顾之忧,为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学生思想工作铺平了道路。为了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他们规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日,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请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中外古典文学的专家作专题报告,辅导员掌握了这些知识,做学生思想工作就更加主动。这一做法受到了省委科教部的认可和重视,因此,特委托校党委,由他主持举办了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班。

  他根据教育部多次召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党委授意下,组建了“陕西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由于无前例可循,也无经验借鉴,因此只能和有关单位和专家研究后,就教研室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内容重点、活动安排等工作做出了规定,从此,德育纳入了全校教学计划。教师除少数专职编制外,大多数由有条件的辅导员担任,这样从源头上稳定了辅导员队伍,又使德育教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他在工作中重视调查研究,根据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改变单一的灌注式的教育方法。他同所有的学生政工干部都深入到学生中,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查。调查表明青年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特别是文科学生,他们读书多,古今中外所涉及知识相当广泛,收益多,但负面影响也大。要消除负面影响,远非辅导员所能解决,也绝非用简单灌注方法能够解决的,为此拟定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请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文艺学等以及在学生中有威望的教师、专家、学者作有针对性的报告,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的教师被中宣部选为教书育人的典型,在全国不少高校作报告。辅导员写出了不少好的调查报告和学生思想工作经验总结,这些调查研究报告有的在《陕西青年》杂志上发表,有的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交流。他在综合了各方面的经验后撰写的《各种错误思潮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剖析》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召开的西北、西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作了交流。

  这一时期学生思想工作在党委领导下,在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较好效果。

  毛世武同志1984年10月经省委批准,调任陕西省政法干部学校党委副书记,1989年任该校校长,1992年任陕西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全面主持学院党政领导工作。1994年退休。

  毛世武同志在职42年,有顺境也有逆境。使其感到欣慰的是,他一生坚持和实践了为党为人民事业努力奋斗的誓言,坚持和实践了廉洁自律,不贪不占,不搞特殊的承诺,坚持和实践了以诚待人、平等待人和公平处事的做人原则。

(毛建)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