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陕西师范大学
余达夫

余达夫,原名余文敏,曾用名余琪琦。男,汉族,1907年6月30日出生于陕西省城固县五堵镇。1919年至1926年,在城固县立小学、汉中联立中学学习;1930年于西安中山大学文预科毕业,同年入北平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专科学习,后又转入本科学习半年。1932年回陕,先后任省立二中、西安师范、西安女中、兴国中学、蒲城中学教员,大荔中学教导主任,凤翔师范教员。1946年8月至1949年6月任西安高中教员,1949年6月至1956年2月任陕西省高级中学校长,1956年至1961年,先后任西安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西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工会西安市委员会副主席。1963年任汉中大学党委书记,1972年11月至1979年2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工作,任图书馆副馆长,后调任陕西省教育学院顾问,任陕西省教育学会理事、政协西安市委委员。

  余达夫同志青年时代即追求真理,向往革命。1930年在北平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求学期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北方部秘书,积极创办刊物,撰写文章,宣传进步思想,后加入互济会,为受反动军阀迫害的同志募捐。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战线从事党的革命工作,编辑出版《救国教育》,辗转关中、陕南,宣传革命真理。从1939年起,先后在西安师范、西安女中、兴国中学、蒲城中学、大荔中学、西安高中等学校,联系志士仁人,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其中不少同志后来成为我党各条战线上的领导骨干。

  余达夫同志终生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像辛勤的园丁一样,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培养人才之中,为发展党的教育事业,培养一代新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培养的学生不计其数,真是“桃李满天下”。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常常以之解剖自己,联系实际指导工作。他坚持党性原则,尊重党委集体领导,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决定。他关心广大知识分子,注重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

  余达夫同志执教多年,编辑报刊,著书立说,勤于钻研,是陕西省教育界的老前辈,为陕西省不可多得的教育家之一。他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廉洁奉公,刚直正派,谦虚谨慎,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师生生活。“十年动乱”中,余达夫同志遭受“四人帮”打击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坚持原则,从不向恶势力低头。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满怀激情地重新投入到振兴教育事业的奋斗之中,即使在重病期间,他还关心着党的教育事业,保持着共产主义的优良品德,为此贡献出他的全部精力。

  余达夫同志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1982年8月16日在西安逝世,享年75岁。

(晋平依据余达夫同志人事档案整理)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