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飞,原名邹昭秀,女,1917年6月22日侨生于南洋爪哇岛吧城,广东省梅县寨中乡人。1938年9月1日参加革命工作,是享受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
1925年在南洋华侨小学上学,1926年春随母亲回国于梅县寨中乡老家,并入黄寨小学读书,课业时间和农忙季节帮助母亲做农活,生活艰辛。1935年毕业于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1936年春任梅桂小学教员,1937年秋任黄寨小学教员。
“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战争烽火弥漫全国,日寇强盗的进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抗日救国的呼声在其心中沸腾,她开始注重阅读报纸、杂志,特别是来自陕北的消息和抗大校刊、大众哲学。从此,在其心中展现了一条光明大道——奔向延安。她给自己起了个邹飞的别名,意即逃出黑暗社会,飞向主张抗日,代表光明,人民民主自由的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暑假参加了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举办的军事训练班与救护训练班,学习一般的军事知识和急救常识,同时在街上做过抗日募捐工作。通过学习,她决心离开家庭奔赴延安。她未告诉母亲,私自跑到广州,找到好友萧迅,同其经广州八路军办事处介绍乘火车于1938年9月中旬抵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从此,穿上了八路军军装,爬山涉水于9月底到达旬邑县陕北公学分校,被编到女生队45队学习,学习政治经济学、哲学、时事政策等,晚上轮流站岗放哨,有时晚上紧急集合背上行李跑步训练,进行政治化、战斗化的训练。1939年春学习结束,从旬邑步行至延安,被分配到抗大女生队二队学习。同年夏天分配其到延安市完小任教员,并兼任贫下中农识字班的扫盲工作。1941年夏在安塞保育小学任教员,同年9月经组织批准到延安大学高中部学习。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初春任定边完小教导主任,1946年任志丹县政府文书,1947年夏任边区干部小学教导主任,1948年底至1949年10月在延大附中(后更名为行知中学)工作,担任政治、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还兼任过教师党支部书记。1949年12月任西安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班(短期训练班)政治辅导员,1950年秋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组织科副科长,1953年秋任西北行政委员会地方工作局生产检查科科长,曾到砖瓦厂、人民搪瓷厂、大华纱厂蹲点,了解生产情况,总结生产经验。1954年10月任西北国棉四厂厂长秘书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兼纪监委副书记。1956年秋至1957年夏在北京纺织干部学校学习,1957年秋任西安市工会女工部部长。1958年2月任西安市第37中学校长。1959年11月至1964年2月任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并讲授政治课。1964年春任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副主任,不久因病长期休养。1979年11月离职,后随女儿在比利时安度晚年。
邹飞同志不幸于2008年5月7日辞世,享年91岁。
(冶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