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陕西师范大学
汪洋

汪洋,男,原名汪岳嵩,1933年11月生于九边重镇古榆林八狮中巷一号。

  他出身书香家庭,父兄均为邮电局、专署、部队的公职人员。他们经常教导其读书写字、做人做事的道理,使他从小养成了喜欢读书写字、爱好书画艺术、做事认真、吃苦耐劳的好品格。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不信鬼神,不信命运,崇尚自然,相信事在人为,从不怨天尤人。他当然也相信机遇,认为成功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奋斗。

  他曾就读于榆林新明楼巷小学、榆林梅花楼小学、榆林工业职业学院、榆林师范学校、榆林中学。1954年9月以调干生的身份考入西安师范学院地理系专科学习,于1956年8月毕业,分配留校工作。1987年5月至1989年5月于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毕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每年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排练文艺节目,上街下乡演出。他是学校秧歌队的伞头,还演出二人台、秧歌剧,宣传社会治安、土地改革、劳动致富发展经济等内容,每次他都热心参加,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又提高了思想认识,还培养了对文艺的兴趣爱好。

  他先后在西北团校、陕西省党校、华南师范大学“领导科学讲习班”,大连工学院“中国革命史研讨班”、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培训中心“理论班”研习。多次的学习进修,对提高他的思想理论水平,把人的管理教育工作提到理论政策的高度,把宣传教育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大有裨益。

  上高中期间,由于他学习优秀,班级工作表现好,追求进步,于1951年9月提前一年毕业留校,担任榆林中学团委书记。在此期间,榆林中学党组织指导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他学了《共产党宣言》后,非常痛恨战争、侵略、剥削、压迫,懂得了全世界的无产者、劳动人民只有联合起来,推翻旧世界,创立和平大同的新世界,才能得到彻底得到解放。1952年9月被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6月至1954年8月在团省委学校工作部工作。1956年9月至1994年先后在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工作,曾任陕西师大人事处科长,校机关党总支书记、党委委员、宣传部长,还担任过《家教指南》报社社长。职称改革以后,陕西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他颁布了“社会科学研究专业副研究员”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证书”。

  他主要从事人才的管理工作和宣传思想教育的管理工作。在人员调配、师资队伍建设、干部选拔提高等工作中,他特别重视人才,重视从实际出发,重视听取群众意见,重视民主决策。他强调身为领导干部不管职务高低,须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他认为“做领导的,只导不领是空头领导,只领不导是埋头领导,应到做一个既领又导的完全的领导”。由于他工作完成得出色,在省高教局的会议上,多次得到肯定和表扬。他领导的党委宣传部成绩显著,于1989年12月被评选为“陕西省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他作为先进单位代表,出席了陕西省召开的表彰大会并受奖。

  他主编的《大学生马列指导》一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作为学生马列读书社的教材,不只本校,也被外校广泛应用,对推动大学生学马列起到了积极作用。他撰写的论文《加强高校的德育》、《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比较哲学与哲学现代化》及有关文章25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科技报等相关报刊上。还撰写有14位专家教授的词条、评价,分别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中国人名辞典》、《陕西百科全书》、西安志等刊用。

  1994年退休后,本着“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要求,为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积极组织筹建我校老年艺术团并担负第一任团长。除开展经常性的自娱自乐活动外,艺术团和他本人都参加过文化部群星奖文艺比赛,陕西省中老年风采大赛,西安市的模特、舞蹈、合唱比赛和学校元旦的演出。先后为我校捧回金,银、铜奖杯六尊,第三名奖牌两个,优秀组织奖牌一个,既展示了我校老年人的风采,又为学校取得了荣誉。2003年2月13日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节目中,展现了他扭大秧歌的风采。由于他扭秧歌扭得优美大方,被舞友誉称为“秧歌王”。

  他年轻时就喜欢运动,1958年是西安师院教工运动会的万米和五千米第一,后是省委党校运动会和西安市田径运动会的五千米第二和第三。退休后每年老年运动会上都是800米竞走第一。从师大建起游泳池,他就年年坚持游泳。2000年冬天,北京探亲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清华大学冬泳池喜欢上了冬泳。他坚持冬泳十年,锻炼了他结实的身体和乐观的性格以及坚强的意志。每年他都参加西安市元旦冬泳节的冬泳比赛,得过老年组第一、第二名,寿星组第一名和表演奖。2005年1月14日,陕西电视台《勇者无畏》栏目,以“冬泳爱好者”为题采访报道他的冬泳事迹。2006年1月4日和5日,西安电视台《健康与生活》栏目,播放了六分钟的“健康之星——汪洋”的专题节目。2009年1月11日,陕西电视台《都市热线》栏目,以《冬练三九,泳池显威》为题报道过他的事迹。《三秦都市报》和《西安晚报》上也有报道。由于他一年四季都在游,江河湖海都去游,且蝶仰蛙爬,踩侧潜漂,跳水,海豚泳,波浪泳,螺旋泳等各种姿势都能游,被泳友戏称为“水中王”。他还经常写一些有关老年活动的诗歌、体会,拍摄照片,刊登在《中国冬泳》、《中国冬泳通讯》等报刊和网上,或在老年运动会、联欢会上演唱。如他写的“老年活动,重在参与,贵在坚持,减少疾病,减少负担,造福家庭,造福社会“道出了他的心声”。他的《冬泳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勇者乐冬泳,其乐无穷。寒中求爽,冷中求热,冻中求志,苦中求乐。不畏严寒,不畏冰雪,不畏人言,不畏艰险。坚强的决心,坚定的信心,坚持的恒心,坚实的身心。”述说了他的心愿。他还写道:“过去七十古来稀,今到七十又一春,八十还是小老弟,心气平和不老松。”表达了他的心志。

  关于大行之后的想法,他也偶与家人和友人谈起, 欲改变过去的习俗。到时由家人和主管单位简单处理即可,不通知亲友,不收花圈、挽幛、钱物等任何礼品,不设灵堂,不搞吊唁,不遗体告别,不贴讣告,不开追悼会,不要兴师动众、劳民伤神。遗体若有需要,可以献给医学教学科研事业。否则,不留骨灰,不与活人争地。骨灰可绿化肥田,或投入海洋融入大自然。家人亲友思念时,看看照片即可。这是他的愿望。

(张杨)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