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惠,男,陕西省长安区人,1924年农历9月20日出生于长安区五星乡太原庄。
1942年8月考入陕西省立户县师范学校,1945年8月毕业后又考入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在西安师范求学期间,正值抗日战争结束、国共内战之时,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他逐渐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面目,撕毁了自己的“三青团”团证,并在学校墙报上写了一篇讽刺“三青团”的文章《摇尾巴的狗》,受到了该组织骨干分子的人身攻击,被学校记了大过处分。
1948年8月,西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深感家乡教育的落后,毅然弃学从教,先后在五权二小、五星二小、东大小学担任教员及校长。任教的几年期间,竭尽全力,勤奋肯干,与同仁相处友好,深得师生好评,芬芳桃李,遍极乡间。
在家乡任教期间,邻县(户县)地下党的同志经常给进步青年传授马列理论,提供进步书籍,评述中国时局。不断的追求与探索使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和马列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此后,他积极靠拢党组织,以满腔热情参加反蒋抗战运动,并于1949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8月,组织调他到长安县文教局工作,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在文教局的两年时间里,他辛勤工作,殚精竭虑,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1952年10月,组织派他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一部政治教员训练班学习,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他克服身体多病、理论水平较差等诸多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1953年6月,他受命调入中共西北局宣传部学校教育处,继续为党的宣传和教育事业勤奋工作。1954年9月,西北局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撤销。同年10月,组织上要选派一批干部去新疆工作,他积极报名,抛下妻儿老小,离开故土,奔赴几千里之外的祖国边疆。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党的宣传、教育事业及汉语在新疆的普及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55年被机关党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1956年组织号召青年干部报考高等院校,提高文化水平,他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并于同年10月考取了陕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专修科。1958年8月他从陕西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在陕西师院和陕西师大工作,曾任图书馆秘书、事务科科长、物理系工厂厂长,外语系、地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等职务。
在高教后勤和行政管理的近三十年工作中,尽管工作岗位多次变动,他始终听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他刚直正派,为人诚实,生活俭朴,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他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持原则;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体贴下属,关心群众,在师生中享有厚望。尤其是在地理系工作期间,面对人少事杂、工作繁多的局面,他利用自己多年的行政管理经验和老黄牛精神,精心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的工作。于1981年被评为学校“应予表扬的共产党员”。
1986年,他被查出肺癌,当时上级组织正委派他在西安美术学院担任联络员进行整党工作。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瞒着病情,仍然带病坚持工作。在身体不支、病情进一步恶化情况下,他才给组织交待完工作后住进医院。在病危期间,为了不给组织增添麻烦,他多次提出申请,要求办理离休手续,不向学校提任何照顾条件。
张中惠同志于1987年3月22日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西安辞世,享年63岁。
(张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