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万武,男,汉族,生于1949年7月,陕西省蓝田县人,中共党员,研究馆员。
1956年9月—1960年8月,在蓝田县巩村公社康庄小学上初小;1960年年9月—1962年8月,在蓝田县巩村公社吴村庙小学上高小;1962年9月—19665年8月,先后在蓝田县前卫中学、孟村中学上初中;1965年9月—1968年12月,在蓝田县城关中学读高中;1968年12月—1971年3月,回乡务农,并担任康庄小学教师;1971年3月—1973年9月,在蓝田县公安局工作;1973年9月—1975年12月,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后,分配至陕西师大图书馆工作。先后从事读者服务、古籍整理、“文献检索与利用”和“中文工具书”等课程的教学,以及图书馆业务、行政管理工作。
1984年6月,任陕西师大图书馆副馆长(1995年开始,享受正处级待遇)直至2009年退休。先后分管行政、业务、科研、外事等工作。1988年晋升为副研究馆员,2006年晋升为研究馆员。康万武同志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委员,陕西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高校图工委)副主任,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图书馆评估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康万武同志注重图书馆科学管理。他认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范围很广,涉及诸多方面,但必须抓住其核心,掌握其要点,坚持科学管理,才能使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他把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任务归纳为“建设”和“育人”四个字,然后层层分解,层层细化,层层落实。他认为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和管理必须紧紧围绕这四个字来进行。
建设主要包括:1.图书馆馆舍建设;2.文献信息资源建设;3.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4.图书情报专业队伍建设。
育人主要包括:1.用丰富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和文献检索与利用教育。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坚持服务育人;2.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对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几十年里,他为了图书馆的事业,付出了辛勤努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康万武同志参与领导和组织了雁塔校区图书馆新书库落成后的馆舍布局、书库调整和文献搬迁工作。他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得到同志们一致好评。
他参与了长安校区图书馆设计方案的制定。新馆建成后,他负责馆舍布局、搬迁方案制定工作。
为了制定一个科学的文献搬迁方案,节约人力、财力,他组织并指导有关同志对拟搬迁到新校区图书馆的各类文献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二十二大类进行了认真统计,计算了2000—2004年各大类到馆新书占五年内到馆新书总数的比率(即近5年馆藏文献分布概率),然后根据新校区图书馆书架总数,进行了认真的计算,对各类图书的架位进行了分配,并根据馆藏实际情况,对拟分配的架位数进行了必要调整,制定了一个科学的馆舍布局和文献搬迁计划,保障了长安校区图书馆文献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长期以来,我馆收藏了大量古今名人书画作品,馆藏书画的保管和排架,一直是困扰我校图书馆的一大难题。卷轴书画作品,有的仅有20—30厘米长,有的50厘米左右,有的100厘米左右,有的却长达2米以上,长短不一,给保存和排架带来诸多不便。康万武同志召集有关同志认真研究,决定从书画藏柜上解决问题,他组织大家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决定根据书画形制大小设计藏柜,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方便排架,方便检索,方便取阅,他主持制定了能够准确反映书画作品收藏位置(架号、层次、具体位置)的排架方法和目录体系,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康万武同志领导和精心组织了新校区图书馆的文献搬迁工作,他精心安排,精心组织,身先士卒,率领全馆同志顺利完成了长安校区图书馆的搬迁任务,从而保证了长安校区图书馆及时、顺利开放,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康万武同志重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他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实际和发展态势,提出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四多一高”(多学科、多文种、多载体、多途径、高质量)指导思想,并组织实施,得到高校图书馆同仁的认可。
康万武同志长期负责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他非常注重建设和完善本校图书馆的馆藏体系。在他和几代师大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下,逐步形成和强化了陕西师大图书馆“文理兼收、古今咸备,文史哲、教育类文献、古籍图书、地方志、港台版社会科学文献、各类电子文献收藏丰富”的馆藏特色,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康万武同志重视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他参与了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我校图书馆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康万武同志重视图书馆高层次服务工作,他动员和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参考咨询、定题服务和二次文献的编纂,出版了《中国七大古都研究论著索引》、
《司马迁与< 史记>研究论著索引》、《海内外学者论儒家与儒学》等一批高质量的二次文献;组织专业人员对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举办“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大奖赛,他带头给新生作“怎样利用图书馆”专题报告,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使本校图书馆实现了信息素质教育层次化、经常化、制度化。
康万武同志的工作业绩,得到校内外同志的普遍认可和赞誉,他曾先后两次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校图书馆优秀管理干部”,受到表彰和奖励。
康万武同志不仅具有系统、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同时具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业务专长。他受聘担任陕西师大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研究生开设“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古籍版本学”、“石刻文献整理与利用”、“图书馆古籍开发”等四门课程,同时受聘担任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9年退休后,他还受聘担任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馆长,全面主持该馆工作,继续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