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女,河南开封人,1921年阴历12月30日生。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7年12月入党时16岁候补期三个月,因抗日工作积极,入党一月后转正。1941年9月延安女子大学毕业。
1935年冬,李在开封北仓女中上学,已至初三,14岁,正值1931年“9·18”事变后,日寇节节进逼,企图灭我中华。面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北京学生发起了“12·9”学生爱国运动,开封学生也积极响应,全市学生串联起来,以滚雪球的方式于12月下旬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当局支持学生南下请愿,未准,学生即赴车站,卧轨静坐4天,当时大雪纷飞,学生毫不动摇,大家背靠背坐在冰冷的站台上、车轨上,各界来慰劳,结果南京派来三位“大员”,当局令各校提前放假,学生们不得不结束罢课,母亲曾拉她回家,她坚决不回,以行动表现了坚决抗日的决心。
1936年李岩继续考入北仓高中,地下党通过“民先”组织学生参加的“农村服务团”到开封农村宣传抗日,她积极参加。1937年12月由范芝蒲、稽文甫等进步教授在河南大学主办抗敌救亡训练班,新中国成立后才知道当时省委书记范文澜还主讲 “游击战争”,范文澜当时已是党员了,但时局日益紧张,开封吃紧,比李高一级的同学张淑景当时看到李要求进步,积极抗日,即主动介绍李入党,时12月,李当时激动异常,庆幸实现了自己多日的梦想,不几日即随张赴豫东睢县参加了党领导的“光明话剧团”,在豫东各地流动宣传抗日,剧团男女团员共19人,党组织还是秘密状态,李16岁,当时年龄最小,大家都叫她“小尾巴”,至1938年各剧团走至遂平嵖岈山,生活困难,经豫东特委沈东平批准集体加入国民党的“豫南游击司令部宣传队”,沈东平同志后在于日寇战斗中壮烈牺牲。该部司令原系土匪,并不积极抗日,数月后党支部决定大家设法请假出走,李请假未准,无奈活动了三男一女非党队员,开小差逃跑至竹沟新四军后方面留守处。李接上了组织关系,经批准至延安学习,同去的男女队员也都被介绍至延安抗大、女大学习。李与剧团两位同志一起步行六百里至洛阳,换了介绍信缝在棉衣袖子里,乘火车至西安“八办”,又经“八办”转介至延安。同车青年看见了宝塔山,一起欢呼雀跃,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至延安后,李被分派至女子大学学习。在女大李岩同志经历了半军事化的生活,早晨在延河边集体出操,在山坡上上课,有时候夜间还有夜行军,生活紧张活跃。李开始在四班,曾担任两届支部委员,后还转入高二班。遇国内有重大事变,延安都召开大会,如平江惨案、竹沟事变,毛主席都在大会上大声疾呼,反对国民党搞摩擦卖国求荣的反动政策,对大家教育很大。
1941年9月,女大学习结束,李岩同志被分派至边区妇联,后分派至延长县任妇联副主任,正主任是女大陕干班的侯景铭。李岩同志组织妇女学习纺织,妇女有了经济收入,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有了提高。值得说明的是1943年全党整风运动,她转入抢救失足者运动,李岩同志与一些外来干部,甚至也包括工农干部侯景铭都被打成了特务,李十分痛苦,曾有轻生念头,最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放弃了错误想法,终于在1944年下半年得到组织平反。平反后,组织即分配李岩同志至县完小任校长(完小即有初小高小的六年制学校),后才知道抢救失足者是康生搞的反党活动,听说延安也害死了一些同志,庆幸的是1945年母亲到延安找到了李岩同志,李岩以在延安做生意的名义与母亲通上了信,母亲来边区与李一同过供给制生活,也穿上了军装。在来延安的路上,李的母亲因为不会骑毛驴而摔下来过,一路过着艰难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回到西安,母亲一直与李居住在一起,帮李照顾家务,至92岁高龄去世,安葬在长安县,李与孩子们常在清明节悼念母亲不平凡的一生。
1947年胡宗南进攻边区,李岩同志被疏散至子长县农村,后过黄河至山西临县。李岩同志担任边区政府家属队队长,在此期间,她着八个月大的女儿至农村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当时是对土改中产生的过左行为进行纠偏,对农民进行土改政策教育,说服农民退回错划成分而没收地主富农的生活资料。至1948年收复延安后,回至延安担任第二保育小学教务主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西安解放后,任陕西省女中秘书、党支部书记,1953年2月调任陕西省西安市二中校长、党支部书记。女中老校长石雨琴(男)据说新中国成立前是党的地下交通员,李岩同志与他相处很好,赴任西安二中校长时,石拍着李岩同志的肩膀说“把我的灵魂抽走了”,表示惜别之情。女中有一学生杨拯陆系杨虎城将军之女,在校任团总支书记,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在同学中威信很高,与党支部关系密切,要求入党,曾因年龄不到18周岁而未入党,毕业后考入西北大学地质专修科,一心要到边疆为祖国找石油,在西大入党后,还专门到省二中给李告喜,后被分配至新疆一地质勘探队担任队长,不幸在出去工作时,在大风雪中失去方向,被冻死在大漠之中,为祖国找石油而光荣牺牲,被定为革命烈士,李知此事后,深为痛苦惋惜,并应约专为杨写回忆文章以纪念。
1954年9月,李岩同志被调至省教育厅直属的陕西师范专科学校,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并兼任校党总支副书记,时任校长为非党人士原政庭,教务主任为洛文同志。但是没有设人事处,人事工作也由校办兼管。记得当时学生对上师专思想上不太愉快,李岩和其他同志反复教育学生认识师范专业就是培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个很高尚的职业。
1956年,师专改为陕西师范学院。当时由从北京调来了王鲁南同志任党委书记,刘敬修同志任副院长,隋秉和同志任党办主任,王沛三同志任党委组织部长,李剑刚同志任总务处长,省上又调配了文普华同志任党委副书记,杨树同志任任人事处处长,马润之同志任校办主任,团委书记姚世平,成立了党委,洛文、李岩同志都是党委委员。一时学院领导力量大大增强,各系也都配齐了党总支书记、系主任,李岩同志仍任校办副主任并兼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教师中也从外校调来一些,加强了教学力量。当时西安师院离陕西师范学院很近,平时都说南院北院,两校常有交流。记得每两周两校领导干部都在师院招待所共餐一次,两校关系很好,当时西安师院主要领导干部是刘泽如,因年老体弱,主要工作由郭琦同志担任,郭年轻,领导能力强,一时间,西安师院在西安各校声誉很高。
1957年全国开展反右倾、批判右派分子运动,当时在省委文教部领导下,陕西师院也在师生中开展大鸣大放运动,最后也定了几个右派分子,结果犯了扩大化的错误。1958年,校内也开展了内部平反,处理了历史上有严重问题的人,送劳改单位改造,现在回忆起来,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工作是做得不够的。
1960年省上实行院系调整,陕西师范学院与西安师范学院合并为陕西师范大学,原师院干部大多调至外校,李岩同志被调至西安科技大学,任党办主任。一年后,西安科技大学又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1963年李岩同志被任为党委宣传部长,不久又因陕西工业大学成立了二部,即与中技校西安技校合并,李岩同志又被调至二部任主任兼任中技校校长。此时,“文革”已开始,李岩同志正在陕南石泉与部分陕西工业大学机械系师生一起搞校社教,任乡社教队长,当时曾有个别行政村社教队员对村干部实行逼供信。李岩同志闻之后,立即召集各行政村社教干部开会,纠正逼供信的错误做法。后批李时,罪名一是反对毛主席语录进课堂,一是反右社教,但在此情况下李有1943年整风的经验,相信是非是会弄清楚的。
1968年李岩同志被调回陕工大,至1972年组织给予平反,又经院系调动,李与陕工大机械系教师干部一起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军宣队任命李岩同志为校务部分党委书记,实际负责后勤工作,后又调任校党政两办主任、校纪委副书记(无正书记)。在纪委工作时,以团结教育为主,处理了少数几位校级领导干部去香港理工大学参观时犯了逃税的错误并由北京海关协助,以适当的自我批评方式对全校党内外同志进行法制教育。
回忆几十年来经过多次院系调动,李岩同志感到自己对党贡献甚微,经常内疚不已。
(束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