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中旬,我馆接到我校05届艺术系毕业生王呈家长从河南打来的长途电话,对我馆人事档案室耿景和同志在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情况下,不厌其烦、多方联系、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帮王呈同学找回档案的事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高度赞扬。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2008年3月初,耿景和同志接到我校05届艺术系毕业生王呈母亲的电话,询问该学生档案去向。经过仔细查询档案名册,我馆早已在2005年7月将王呈的档案寄到了西安市教育局人事处。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耿老师立即把市教育局与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的电话号码和联系人告诉学生家长,让她询问档案是否在这两个单位保管,并告诉该家长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她咨询,自己会尽力提供帮助。随后,王呈母亲电话告知耿老师,经过联系,这个单位认为必须提供档案转递机要号才能确定档案是否在它们那里。为了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耿老师挂完电话,立即找到熟悉情况的人咨询,费尽周折查询到机要号(根据档案管理规定,档案转送出去一年之后机要局就不再受理查询业务),并将机要号第一时间电话告诉了王呈的母亲。时间不长王呈母亲又打来电话,说“两家单位均未收到档案”。听到此话,耿老师一方面安慰学生家长,让她不要着急,有新情况马上会与她联系;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查到机要档案交寄单,得知档案确是市人才服务中心的人所签收。她立即将这一新发现告诉了王呈的母亲。过了不久,王呈母亲来电话声称档案最终在市人才服务中心找到了,并再三对耿老师的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精神表示感谢。
随后王呈母亲多次致电馆领导,对耿老师能够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的助人为乐精神表示衷心感谢,并提到在与我馆电话联系过程中,科室其他同志服务周到,礼貌热情,管中窥豹,可见全馆工作人员都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并提出要赠送锦旗当面致谢,被我馆领导婉言谢绝。
耿景和同志在处理这件事时所体现出来的服务精神,值得档案馆全体人员学习。档案馆借此机会,希望大家要以耿景和同志为学习榜样,扎扎实实地做好业务,踏踏实实地搞好服务,不断促进档案馆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更上新台阶。
档案馆
2008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