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反映我校历史,丰富学校档案资源,缅怀前贤,弘扬光荣传统,启迪师生员工爱国、爱校意识,根据《陕西师范大学名人档案管理办法》,档案馆积极征集名人档案资料,为曾在我校长期工作过的、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建立名人档案。
经多次拜访相关人员,目前已征集到李绵、史念海、黄国璋、霍松林、黄永年、王国俊、陈锦屏、李尊贤等老同志的有关档案资料300余件,其中,原校党委书记、校长李绵同志的“名人档案”最为齐全。在李老慷慨捐赠的50多件档案中有不少珍品,比如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颁发的任命书,其独特的样式是我们现在难得一见的。另外还有李书记亲笔撰写的履历表、读书笔记、劳动日记以及主持编写的《陕甘宁边区教育史》,有校内外有关部门授予李绵同志的荣誉证书、聘书和纪念章。这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历史档案,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李绵同志的革命生涯,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学校的发展进程,如今收藏进馆,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档案资源,而且通过档案馆的安全保管和展示利用,必将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为感谢李绵同志对我校档案事业的关心与支持,10月17日下午,张建祥副校长在档案馆馆长尚瑞清、副馆长晋平和秘书周倩的陪同下前往李老家中慰问并送上收藏证和奖金。94岁高龄的老校长精神振奋,思路清晰,他感谢校领导对老同志的关心,对学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予以高度评价,他还竖起拇指夸赞档案馆广泛收集档案史料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张校长代表学校对李老捐献珍贵档案资料深表感谢和敬意,对档案馆想方设法建立名人档案予以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张校长说,我校已有60多年的光荣历史,有很多老领导、老教授为学校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形成了不少珍贵的档案资料,这是学校的重要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一定要收藏进馆妥善保存并发挥其教育和资政作用。张校长还指出,目前档案馆库房面积不足,学校已经下决心在新校区筹建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的新馆,届时将专门设置400平方米的名人档案和实物档案展览厅,希望档案馆继续努力,加大征集力度,为进一步丰富学校档案资源、建好名人档案奠定基础。随后,档案馆负责人再次感谢李绵同志对档案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送上鲜花祝愿李老健康长寿。
我校的名人档案工作才刚刚起步,今后档案馆将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建立名人档案,并将可以开放利用的名人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展示在档案馆网站的“名人档案”专题栏目内,欢迎大家点击观看。
档案馆
2006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