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校内新闻
首页 - 校内新闻 - 正文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信息处吴钰处长一行来我校考察

    日前,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信息处吴钰处长一行来我校就建设“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事宜来我校考察。校长房喻在长安校区会见吴钰处长以及国家发改委面向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专家张健清。参加会见的还有副校长张建祥、校办主任孙冰红、产业开发处处长刘锋、网络中心主任于伦、计算机科学学院李永明、网络学院院长张举范、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傅钢善。
    会议由张建祥副校长主持,房校长向吴钰处长介绍了我校教学 、科研、产业 、后勤以及校园文化和队伍建设情况,重点介绍我校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的办学目标和学校改革与发展新的进展,以及我校为基础教育服务、开展学校信息化、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建设方面的情况,同时表示,国家发改委到学校的考察,既是对学校发展工作的肯定,也是为学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学校会协调相关资源争取国家发改委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项目落户我校。
    吴钰同志在听取房校长介绍后,对近年来我校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吴钰介绍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信息化处具体履行国家重大信息化项目审批、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展对国家信息化政策研究等三大职能后,重点介绍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信息处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她说,目前国家制订《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和《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系列文件,着力点是要求加速国家信息化进程。在谈到国家信息化建设时吴钰同志讲,2004年以来国家在投资政策方面重大调整,思路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范政府的投资,二是减少审批程序,三是吸引社会投资,通过特许经营允许合理收费。2007年国家确立在8个领域推进信息化建设,首先在“教育、农业以及信用”三个领域进行试点示范工程,而教育领域突破的点在基础教育方面,因此“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发改委确立首批建设的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之一,其意义非常重大,在谈到建设“中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思路时,吴钰同志讲广东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很有借鉴意义,主要是解决了一个机制问题,即采取“第三方运营”,由社会企业运营的方式做为公共服务平台的承担方,此思路与教育部基教司已进行商议,拟通过政府组织优质资源,通过建立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传送,通过运营企业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克服过去单纯由国家进行投入,但效益不高的弊端。改变“有路无车”的局面。在谈该项目在全国试点时,吴钰同志讲,目前试点初步选择在全国的三个区域进行,即广东、江苏及西部,西部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在什么地方进行试点,在发改委和基础教育领域的相关专家推荐下,特别是听了房校长的介绍,对我们在西部在陕西师大设立这个平台增强了信心,但是国家发改委的项目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因此希望学校能够创造必要的条件,争取使该项目由学校承接并以市场化、企业化方式来运作。
    吴钰同志讲完后,发改委面向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专家张健清同志就该项目的目的、意义以及运作机制做了介绍。     
    之后,与会同志还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张建祥副校长再次感谢吴钰处长在百忙之中来我校指导工作并介绍高层工作思路,感谢相关专家对由我校承担中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举荐,感谢让我校进入国家发改委的工作视野。其次,通过与国家发改委的直接交流,扩大了我们对国家信息化认识的视野。对下一步我校争取该项目理清了思路。再次,学校对此项目很重视,学校也具备承担该项目的能力,希望发改委给予大力支持。
    会后吴钰处长一行在张建祥副校长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网络中心、博物馆。
 
 
相关链接:
    “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由我校产业开发处在今年4月份获取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项目追踪,在项目追踪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并投入资金,由教育部基教司协助支持,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相应技术力量。国家发改委希望把该平台做成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的“新浪”。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