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档案馆
  学校首页 | 怀念旧版
媒体师大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陕师大博物馆昨日开馆

用鱼皮制作的赫哲族嫁衣。记者刘振摄

妇女文化博物馆展示的嫁衣。

  谁知道我国还存在一种只在女人之间使用的文字?谁见过用鱼皮制作的少数民族嫁衣?昨天,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开馆,展出了4000余件藏品。其中妇女文化馆的藏品更是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致。

  4000余件藏品展出

  陕师大博物馆分为历史文化馆、陶瓷艺术馆、书画艺术馆和妇女文化馆四部分。收藏殷商甲骨文、商周青铜器、汉代瓦当、汉唐铜镜、宋元明清瓷器等历代文物800余件,其中战国秦封宗邑瓦书、秦大型凤纹空心砖和唐阎庄墓志等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书画艺术馆藏有历代书画、明清圣旨等2000余件,包括唐寅的《山水长卷》、董其昌的《山水画》等。

  最具特色的当属妇女文化馆。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妇女文化馆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所综合性妇女博物馆,用1200件藏品记录了历代妇女生活的多个侧面。

  专属女人的文字

  走进妇女文化馆“江永女书”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种看似甲骨文的文字,或绣在帕上,或书在扇面。这就是流传于湖南省江永一带的“女书”,它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惟一在女人中间使用的文字,男人看来不啻于天书。“贺三朝书”是女书最经典的形式。江永妇女结婚的第三天,亲戚朋友、结拜姐妹前来庆贺,会送给新娘一册“笔记本”。布质封面以蓝红或黑红搭配,前面用女书写上祝福的话,后面的空白,留给结婚的姐妹用女书来记录心情,中间可用来夹藏女红用的彩线、花样和剪纸等。它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心爱之物,在艰难的岁月中,它带来的精神慰藉是可以想见的。女主人死后,它们常作为殉葬品埋掉或烧掉,仅有极少数被亲友作为纪念品珍藏。这里展出的是女书最后一代传人的真迹,作者已全部作古。

  56个民族的嫁衣

  中华嫁衣大全也是妇女文化馆的一大特色,这里展示了我国56个民族的嫁衣。

  土族的嫁衣用五色彩布制成,它们象征阳光、大地、庄稼等许多美好的事物;景颇族嫁裙上织着许多花纹符号,每一个符号都有它自己的意思,它们叙述了这个民族很久以前一次大迁徙的过程;赫哲族的嫁衣则是用黄黑相间的鱼皮缝制的。在所有征集的嫁衣中,朝鲜族嫁衣是最难征集的,因为朝鲜族的嫁衣也是“老衣”,博物馆展示的这套嫁衣,是吉林延吉一名叫车信福的女士捐出的,这也意味着她将来不能按照习俗穿着这件“老衣”入土了。

  被面书写“婚外情”

  在中华嫁衣展厅,有件藏品与嫁衣显然不同,又极具反讽意义,这就是妇女文化馆的“镇馆之宝”———“情思字花被”。它的女主人把对包办婚姻的怨恨和不满,甚至与另一男人的婚外恋情,都织进了这条被子,被面上尚能分辨“恨恨月老无情错注阑谱”、“幸书和有意”等字样。但这是女主人暗自感伤,还是婚外情书,尚不得而知。

  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待博物馆设施进一步完善后,将向社会开放。

转自: 《西安晚报》2007年06年08月

 

 

陕西高校教系统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中国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档案咨询: 综合档案 86-029-85310255  人事档案 86-029-85310254(教工、学生)
地   址:陕西师大长安校区图书馆西附楼二层    邮   编:710119
办公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14:30-17:30 51YES网站统计系统